【九洲芳文•F】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在想,只要是知道我所学专业和工作性质的人,一定会不以为然或者是嗤之以鼻。
我是学财务会计专业的,而且在财务工作岗位上做了20多年。你说一个当出纳或者会计的人不会算账,谁信?要真是不会算账,那不是乱了套?
下面就我自己认为的 “不会算账” 这个事,来疏理疏理吧。
当初高二年文理分科的时候,就仅仅因为自以为喜欢文科而选择文科,根本不明白到高考报志愿时,除了教师以外,文科没什么专业可选择。那时候还固执地认为自己不适合当老师,最后竟然只能选择财务专业,而算术似乎又是我不喜欢的东西。但权衡之后,仍放弃师范院校而报考了财务会计专业。
在学校混日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因为头痛,把那门最主要的专业课 “会计” 考不及格了,实在是羞愧难当啊!没办法只能在下一学期参加了唯一的一次补考。
毕业后工作了,其实还是在混日子。学校所学知识原本应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但是我一开始就在事业单位上班,一年多后到机关单位当出纳,名义上没有脱离本行,却感觉没有用上多少专业知识。后来结婚有了孩子,虽然父母一直帮着照顾,但女儿特别难带,精力大受影响。而我在单位的工作量却一年随着一年不断增加。
最初在单位年龄最小,总是默默做事又认真细致,只要是别人交代让我做的我都做得清清楚楚。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拨打电话都靠通讯录,每个人有一本电话号码簿。那时候我的记忆力好得不得了,对数字又特别敏感。办公室的长辈问起哪个单位、哪个人的电话,我经常脱口而出,他们说我的头脑就是电话号码簿。
因做着财务工作,只得天天与数字打交道。可在机关工作,其实做得更多的都是杂事。除了称之为本职的出纳工作外,时常帮着整理文化市场管理的表格,那时都是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填写的;还写过单位的年终总结,也是一字一句用笔写下来的,所幸被领导认可,通篇下来领导只给改了错别字和不恰当的语句;又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做单位的人事变动手续和人员工资晋升、调整。
说了这么多,好像要表达的只是:我不喜欢数字,却似乎擅长文字表达;我顶着个财务职位之名,却同时做着各种各样别的工作。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莫名其妙的,属于我的职责范围的工作内容越变越多。我又是一个不懂得安排自己生活作息的人,一天里面从早晨上班一直坐到晚上下班的情况也曾有过,三更半夜还在做账目和财务报表的情况应该是常态。每年一般就是元旦过后到农历春节前的那段时间,更是焦头烂额,如今再回想起来,心有余悸!
在单位我几乎不会发牢骚,偶然在同事面前说几句,竟然被一句不知是赞扬还是耻笑的 “能者多劳嘛” 堵得哑口无言。
后来……
我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了:在这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人世间,我到底会不会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