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此“枇杷行”非彼《琵琶行》,不过套用一下。
这次我要去访的这处枇杷园,位于博罗县横河镇西角村,距出发地有近60公里。
去之前,抱着美好的想象:一大片开阔的枇杷园,树树棵棵结满了枇杷。那鲜黄的果实挂在枝头,香气四溢,惹人口欲。若你见过结在树上的枇杷,就尽可以想象此景是如何的美观和诱人了。不仅如此,我站在树下,伸手采摘,大快朵颐,尽情饱尝鲜美佳果的滋味,口欲精神无限满足。然而,到了目的地一看,那真叫一个期望盈足,失望有余。临了,唯感叹自家多是无用的浪漫呀。
话说回来,我之所以去访枇杷园,并不是无端的好奇。向来,我只对情有独钟的人事感兴趣,对枇杷正是如此,我喜爱枇杷。
60公里不远不近,到达时已是上午十一点钟了。过了西角村委会,前方有一处老屋,老屋再向西一公里就是枇杷园了。枇杷园在一片丘陵山地上,面积确也不小。我原以为可见的满园枇杷美景,却被尽套上了的袋子所遮盖。那小小的一球球的枇杷套在深色的厚纸袋子里,望上去的感觉:若不认得是枇杷树,你都不知道那里面套的是什么果实。因此上,观感大受影响。
好在入口有一些树没有套袋子,或许是已经采摘过,方才勉强拍了几张照片。沿着中间一条沙石路进入果园腹地,里面有一简陋的院子,此处是枇杷园主采摘、贮藏、买卖、看场兼休息的临时场所。有几个女人正在院子里除草、清洗。她们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惠城区来的。骑车来的吗?是啊。女人听了有些惊讶地看着我,差不多要伸舌头了。我说想摘一点尝尝。女人告诉我,有整箱的,一箱3斤100元。你要散摘的话也可以的。这时,从屋里出来一位高个男人,想必是听见我们的说话,男人对我说,散摘可以啊。我便问怎么都套了袋子?男人解释说:为了防虫,也是让果实的颜色好看,主要起保护作用。我问价钱?32元一斤。我心里感到委实有点贵,且清楚一斤枇杷并没有多少个,这么一转念,遂放弃了采摘的想头,就说看看。
不过,现在也没什么可看的了。前面一片都套着袋子,想再看看枇杷果实,又不愿走回头路。出了院门,朝前面另一个方向的路离开了枇杷园。想想骑行60公里跑过来,没看到,又没吃到,连枇杷的香甜味也没有闻到。想到在入园时并没有人,摘几个尝尝也可以的吧。就这样走了,呵呵,不免心有悔意。
不必因此纠结,好在我感兴趣的是枇杷本身,我喜爱这种水果。
枇杷的叶宽厚,显得憨憨的,果实藏在其间,并不招摇。树头不高大,概一人高,伸手及摘。枇杷的花开在冬天。很少有水果在冬天开花的。冒着寒冷开花,已叫我心怀了敬意。花开也不显眼,花也不算漂亮。就是这样普通形貌的枇杷树,却结出个头喜人、香甜可口的果实。
恰巧我又喜爱吃枇杷。这样说,我想不出有不喜欢吃枇杷的主。
据了解,在西角村的枇杷有两个品种:早钟六号枇杷和白玉枇杷。早钟六号枇杷每年三月份成熟,味道会偏酸一点。白玉枇杷的成熟时间为四月份,味道比较甜,果期都是60天左右。那么,现在成熟的是早钟六号枇杷了。这种枇杷果个大,长圆形,有点像吊钟状。皮薄,淡黄色。
我记得,咱家乡的枇杷成熟要晚一些,大概是夏天了。岭南气候温暖,春早,现在已成熟了,因此,被这边的人称为“岭南开春第一果”。
我钟情于枇杷,也缘于我家屋前有一棵枇杷树。是妈妈从亲戚家要来的树秧,不三二年工夫,就长成近人高,并开花,结果。果实圆球形,相对小些。皮的黄色也深些。这边的枇杷想必是“嫁结”技术过的优良品种,我家屋前的枇杷不知是哪种品名?但滋味并不逊,一想起来,那香甜的汁水立马使我口中生津。
枇杷好吃,但不易保管。搬运的时候,如果挤压碰撞,伤了皮肉,就随之腐烂。所以,我觉得枇杷果是比较娇嫩的。近年,我总要买几回来吃,只不敢买多,即便小心,装在袋子里带回来,第二天就有出现坏的迹象。所以,少买,当天吃。
枇杷的皮容易去掉,一撕就撕下来了。果肉汁水多,甜甜的,微酸,有一股苹果的芳香。核黑色,光滑。枇杷真是一味佳果。它有促进消化、润肺止咳、防止呕吐的功效。枇杷的象征寓意也好。果实黄色,象征财富。又有枇杷与琵琶同音,寓意家庭幸福和谐。
我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想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庭院。在庭院中开一方小小的池塘,种荷养鱼,或栽茭白菱角。在庭院中栽花种草,植树修竹。老了贻养天年,清风明月,小小庭院,大有作为。庭院中,一定少不了一棵枇杷树,原因就不用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