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

【这是本什么书】

作者王觉仁,本名王林,感觉得出是与王阳明(王守仁)进行了深度跨时空沟通,后以王觉仁写书,应该是”知觉“的觉。这是一本在新的时代以新的语境介绍王阳明心学的书。作者多次声明对先贤的传承应该接着说,而不是照着说。所以在这本书里,没有讳莫如深得自言自语,而是结合时代的深入浅出,主旨分明。就像书名旁边的小字,这是一本传授阳明心学用以”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

【书的大纲或主要脉络】

从王阳明的圣人之路讲起,简要介绍了王阳明的成圣立说的过程,特别说了龙场悟道。之后拓展讲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与其他大部分哲学书不一样的是,作者结合现代生活介绍了如何理解和运用阳明心学来修炼自己的内心,达到臻善的人格,获得幸福的人生。

先温习下书中关于王阳明心学的几个关键词:

如果把阳明心学看成一把宝剑,那么“心即理”就是剑柄,“知行合一”就是锋利的剑刃。现在,我要加上一句话:“致良知”三个字,就是这把宝剑那个直指苍穹、寒光凛冽的剑锋!

首先,“心即理”,这是心学区别于程朱理学的地方,在鹅湖之会与朱熹辩论,陆九渊首先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发明本心”之说,意思是既然“本心”即是理,那么为学的目的就在于发明本心,只要“切己自反”,便无须向外去求。因此,一个人既不需要读很多书,也不需要格很多物,只要把妨碍本心的物欲剥落干净,即便大字不识一个,也可以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做一个人。

再来是“知行合一”,“知”就是内在的行动,“行”就是外化的观念。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在王阳明的辞典里,根本找不到一个没有行动的“知”,也找不到一个没有观念的“行”。这才是知和行的真实本质,也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内涵。“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卷上)。

最后是“致良知”:

在孟子的语境中,良知指的是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或者说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王阳明将“良知”引入自己的思想体系,首先保留了孟子的原意,继而又赋予了“良知”本体论的意义:“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卷下)良知就是创造宇宙和生命的精神本原,这个精神本原,可生成天地,可化育鬼神,万物皆从其出,其又超越万物。“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传习录》卷中)这就是良知的妙用,空间上无形体,时间上无穷尽:说它大,它可以无穷大,连宇宙都不能承载;说它小,它可以无穷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打破。由此可知,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良知就具有了两层含义:一、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识;二、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

所谓“良知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的四大价值特征:自发、自足、自律、自得

致良知:在阳明心学中,良知具有两层含义:一、它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二、它是内在于人却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第一层含义较为浅显,它归属于心学的功夫论范畴(用);第二层含义比较抽象,它归属于心学的本体论范畴(体)。

如果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我们也可以说,良知就是一种“正能量”,而致良知就是“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

【这本书说得是否有道理】

关于“知行合一”,我还是不太理解,既然“知”就“行”,“行”就是“知”,知行不可分,那这句话为什么还有说出来的必要呢?

关于心学对人生的意义,很赞同书中的这段话:”王阳明教我们磨亮心的镜子,意思就是要我们把习惯向外“照物”的眼睛转回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认识真实的自我。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这个喧哗与骚动的世界上,寻找并建立起一种不为世俗、他人和社会所转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阳明心学最核心的精神价值,也是王阳明留给后世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主体性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高扬。“

让我们首先假设世界是纯唯物的,我们的意识就是漫长岁月后偶然的化学光电产物,但人类历史上和现在这里讨论的所有东西,都基于这个偶然的物质产物,虽然这个产物消亡了,物理世界依然纯在,但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就不纯在了;再假设世界不是唯物的,而是唯心或唯意识的,如缸中大脑,那就更证明意识的重要性了。所以不管从那个角度看,站在人的角度,去肯定和重视我们自己的意识,是一件可以让我们更幸福的事。

心学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适用于所有人,大家都是从心出发,每个人的心不一样,意识出来的世界也不一样,没有必要去追求一个完美的物理世界,在自己能格物的范围内去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圣。所以我觉得心学的前提是认知有限,这首先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是”理“的无穷性。而作为人,如果用尽时间和精力去穷尽天理而不可得,容易陷入物质虚无主义,对人生的价值失去信念。而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回归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去物质真理,才不会迷失。

书中关于阳明心学与量子力学的讨论令人耳目一新。双缝干涉实验让我们对世界到底是物质产生的还是意识产生的提出了疑问,所以也符合阳明心学的”心即理“。不过这个比较难深究。

另外书中对于当今社会一些弊端的剖析与阳明心学的结合也非常棒。比如书里说:

”人必有真实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充实其生活。”而“今日中国人”心中却没有这样的主宰,“唯中(心中)无所存主,故种种竞逐于外:竞贪,竞淫,竞利,竞名,竞权,竞势,竞种种便利嗜好。“

这说的不就是没有方向,没有原则,没有主心么?社会参与者竞种种便利嗜好不就是互联网公司的原罪么?精神鸦片的游戏,与社区商贩争利,996。竞争其私而背大公啊。

【与我何关?】

我喜欢哲学和历史类的书。一个帮助思考世界,一个帮助检验世界。王阳明作为中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哲学家和心学集大成者,不可不了解。书中也说,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选择真正对自己有益、并且对他人和社会也有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续我的哲学之旅,下一个黑格尔。

【书摘与笔记】

通往心灵自由之路

这条道路的起点,就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精神,亦即王阳明一生中反复致意、再三提撕的三个字:致良知。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良知有两层含义:一、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识;二、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

生而为人,我们所拥有的生命和世界终归是有限的、短暂的、相对的,但与此同时,人类却始终在自己的灵魂深处仰望并追求着无限、永恒和绝对。由此,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哲学和宗教,才在各自的精神宇宙中建构了各自的本体,如基督教的上帝,佛教的真如,伊斯兰教的安拉,柏拉图的理念,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老庄的道,孔孟的天,禅宗的本来面目,程朱的天理,等等。而在王阳明这里,能够生成天地万物且内在于人心的宇宙本体,就是良知。

王阳明教我们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当下体认这个精神本原,借此与他人、天地和万物建立一种广泛而内在的联结。如此一来,我们的生命就能获得一个牢固的基点,心灵就能得以安顿,从而确立人生的意义,展开富有价值的生活。用古人的话说,是谓“安身立命”“本立而道生”。当然,相信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并且相信人的生命有一个高贵而神圣的来源,是无法用科学手段验证的。因为这是一种信念,坚守这种信念并遵循这样的信念生活,就可以称为信仰。而信仰是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完全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认为生命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只是一种渺小而短暂的存在,人来到世上纯属偶然,活着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男男女女而已;你也可以认为生命的本原是高贵而神圣的,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

今天,我们普遍被这种既定而单一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所困,基本上丧失了选择的自由,似乎不敢再想象生活还有另外的可能。用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的话说,这就叫“单向度的人”。

物质和金钱仅仅是我们获得快乐、幸福和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Moi:“这里应该改成充分但非必要条件。”

要想获得心灵的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强大,不再做一个单向度的、重心在外的人,我们就必须修行,必须致良知。

一个人首先必须有能力自主其心,然后才能得到心灵的健康,也才有资格获得心灵的自由。

第一章 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在这个男人的内心深处,一定挺立着一种不被物夺、不为境转、不与俗世同流、独与天地相通的精神力量。

康德哲学的基点之一,就是这句话: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但是,康德并未因此陷入不可知论。事实上,正是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出发,康德才把事物划分为“表现”和“事物自身”(物自体)两个方面。这就是人的自由意志,也是人的价值和尊严之所在。在康德看来,人因为自身的有限性,所以要敬畏无限的宇宙,敬畏自然法则;人更因为主体的能动性,所以要让理性为自身立法,并且敬畏内心的道德法则。

有了无为道人的修身养性之法,加上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之义,王守仁就像一个得到了两大门派武功秘籍的高手一样,在“学为圣贤”的道路上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南宋淳熙二年( 1175年),应当时的著名学者吕祖谦邀请,朱陆两大学派分别组团,前往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举行了一场南宋儒林最高级别的学术 PK。

Moi: "陆九渊与朱熹的鹅湖之会。"

由于“吾心”与“宇宙”同一,陆九渊自然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发明本心”之说,意思是既然“本心”即是理,那么为学的目的就在于发明本心,只要“切己自反”,便无须向外去求。因此,一个人既不需要读很多书,也不需要格很多物,只要把妨碍本心的物欲剥落干净,即便大字不识一个,也可以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做一个人。

陆九渊称自家这种修行路数为“易简功夫”,批评老朱的“格物穷理”琐碎支离。他认为,应该教人“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对此,老朱当然很有意见,他反驳说,小陆的方法太简约,有流于空疏之嫌,应该教人先“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Moi:“其实,这莫不是演绎法与归纳法?”

没有遇见心学,王阳明最终或许能当大官,但绝对成不了圣人;没有遇见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只能流于小众的孤芳自赏,甚至从此湮没不闻,绝对不可能在明代重绽光芒,更不可能在后世大放异彩。

佛陀,他从毕钵罗树下站了起来,开始向众生传播他所悟到的真理。他说:诸行无常(世间所有现象都是生灭变化的,没有恒常的本质),诸法无我(世间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的实体),涅槃寂静(觉知无常无我的道理,找到众苦的根源,然后通过正确的修行,就能在生生灭灭、流转变迁的当下,契入不生不灭、寂然常照的解脱境界)。

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经过四十天的禁食苦修,耶稣终于得到了上帝的启示。一种新的思想逐渐在他的心中清晰起来。耶稣认为:犹太人一切苦难的根源在于背离了上帝,忘记了上帝的教诲。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异族统治,都只是这一根源导致的结果。因此,犹太人应该进行深刻的忏悔,真正遵行上帝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摆脱一切苦难,建立美好而永恒的上帝之国。

后来,人们把耶稣称为“基督”,其意与弥赛亚一样,都是指犹太人的救世主、道成肉身的神。耶稣创立的宗教,就是基督教。如今,世界上的基督徒已经超过了 20亿。

龙场悟道:

关于开悟,弗洛姆做过这样的描述:“人的眼睛突然睁开了;他自己和世界突然显现在一种完全不同的光亮之中,能够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在这种体验发生之前,往往有大量焦虑产生,而在此之后,一种新的力量感和自信心却油然而生。”

史称,王守仁在这个暮春的深夜,在“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终于“忽悟格物致知之旨”。那么,他所悟到的究竟是什么呢?一句话:“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年谱》)所谓圣人之道,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人的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方法和过程。而圣人,就是潜能充分实现、人格臻于完善的人。所谓吾性自足,并不是说我本来就是圣人,而是说我的心性之中具备一切成为圣人的潜能或者说“圣性”。后来王门学人常说的“满街都是圣人”,指的就是这种潜能。正因为这种潜能或“圣性”是我本来具有的,所以我如果向外追求,到外在的事事物物中去寻求成圣的条件和理则,那就是彻底搞错了方向。

第二章 心是宇宙的立法者

也就是说,“心”具有二重性:当它表现为个体之私时,便是人心;当它合乎天理时,便是道心。所以在朱熹那里,人格完善的过程就是以天理主宰人心、转人心为道心的过程。正因为朱熹认为理是抽象、永恒、无形无迹、超乎个体的,并不是人心当下能够直接体认的,所以人才要格物穷理,到事事物物中去把那个天理找回来。

这就是阳明心学最核心的精神价值,也是王阳明留给后世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主体性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高扬。

在儒学的谱系中,从狭义而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是两个学派,但是从广义上说,宋明理学也包含了心学。所以,在“存天理,去人欲”这个命题上,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是完全一致的。换言之,阳明与朱熹的不同,主要是对本体认识的不同,以及由此引发的修学手段的差异。至于“存天理,去人欲”这个核心理念,则是整个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都始终遵循并践履的唯一的成圣之道。该理念之所以成为所有宋明理学家共同的精神指南,原因也很简单——若不去掉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连做人都不一定够格,何敢奢谈成圣?

所谓“温凊定省”,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孝顺父母之礼。温,是冬天用自己的身体把父母的被子温热;凊,是夏天用扇子把父母的草席扇凉;定,是夜晚让父母睡得安稳;省,是早上要向父母问安。

知行合一:

换言之,“知”和“行”本来就是一件事,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或者是考虑到不同情况下的针对性,才把它分成两件。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我们可以说一面是图案,一面是字,但我们不能忘记:它们不是两个独立的东西,而是同属于一枚硬币。而把“知、行”理解成“理论、实践”的人,尽管也能说出理论和实践不可分离的道理,但就在他们这么说的当下,其实已经把“知”和“行”一分为二了——因为必须是两枚硬币,说它们“不可分离”才有意义,倘若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说它们“不可分离”不是废话吗?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Moi:“初步理解知行合一是说要同知同行,而不要先知后行。知是指知觉,是构建自己的世界。”

你在街上看见一个美女,觉得她美,这就是知,随即动了一念喜欢之心,这就是行。接着你碰见一个“犀利哥”,觉得他脏,这就是知,随即动了一念厌恶之心,这就是行。所以王阳明说,要弄清楚知行合一,最形象的例子就是“如好好色”(第一个“好”读成 h à o,作动词用)、“如恶恶臭”(第一个“恶”读成 w ù,作动词用)。一见到美女你自然心生喜欢,无须告诉自己应该去喜欢,这就是知行合一;一见到“犀利哥”你自然心生厌恶,无须告诉自己应该去厌恶,这也是知行合一。

如果你从未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体现你的价值观,那就意味着你的意义世界不曾建立起来,因而这样的“知”就是“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的;而如果你没有赋予你的存在和世界以自己认同的意义,你的行为就没有意义和目的,因而这样的“行”就是“懵懵懂懂、任意去做”的。

简言之,“知”就是内在的行动,“行”就是外化的观念。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在王阳明的辞典里,根本找不到一个没有行动的“知”,也找不到一个没有观念的“行”。这才是知和行的真实本质,也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内涵。“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卷上)

一个人在精神上成人的最重要标志,就是要意识到,他人或社会赋予我的思想和观念,只是诸多可选择的观念体系中的一种,它是可以受到质疑和检验的。

阳明心学&量子力学:

既然物质可以由于观察条件的不同而随意“变形”,那它还有什么“独立存在”的客观属性可言呢?相对论的出现,在宏观尺度上打破了物质具有“绝对客观”属性的观念,等于剥掉了它的外衣;而紧随其后的量子力学,则在微观尺度上彻底颠覆了物质的基本实在性,形同脱掉了它的内衣,并迫使它开始了一场疯狂的裸奔——其疯狂程度甚至连爱因斯坦都不敢相信、不能接受,以至于终生排斥量子力学。

岩中花树:王阳明的整体论世界观王阳明被指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重要证据之一,就是这个故事。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卷下)在王阳明看来,当一朵花在山中寂寞开无主、没有被任何人观察到之前,它是处于一种“潜隐”(寂)的状态,直到有人来看它,它的形状和颜色才会“一时明白起来”,也就是瞬间从“叠加态”变成了“现实态”。

我并不认为王阳明已经在五百年前就无师自通地弄懂了量子力学,也无意证明中国古人的学问和智慧已经高超到足以取代科学。我只是想说:没有任何人有资格独霸对世界的解释权,更没有权利把他的解释强加给任何人;相反,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选择真正对自己有益、并且对他人和社会也有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王阳明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并不是想否定规律、法则和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只是想表明——任何规律、法则和事物,都不可能脱离人的认识能力而存在;同样,人的意识也不能脱离这些东西而单独存在。正如他所说的:“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传习录》卷中)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传习录》卷下)

第三章 生活中的心学

专主一个天理。这六个字既是王门圣学的无上心咒,也是整个宋明理学的不二法门。

阳明说,天理绝对不是外界和他人强加给你的道德规范,而就是你内心深处的良知,是“人皆有之,不假外求”的“心之本体”(《传习录》卷上)。换言之,不论天理还是良知,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既不是后天习得的,也不是外在强加的。

事实上,“道德”的原意,本来就不是指现成的规范和准则。“道”的本义是道路的道(《易经》:“履道坦坦”“反复其道”),是等待你去发现并行走的一条道路;“德”的本义是获得的得(《礼记》:“德者,得也”),是等待着你去实践并获得的一种价值。

心学并不是要把人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更无意把你变成无情无欲的死灰槁木。所谓叫你不要“好色”,并不是要你斩断情丝遁入空门,或者强迫你过无性婚姻生活,而是要求你把男女之欲控制在一个合理、正常、适度的范围内(参见上一章有关“人欲”的讨论)。

理学家不是木头,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有感情和欲望,唯一不同的只是——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左右,甚至被其主宰,以致经常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他们却懂得用自己的道德能力,去控制、疏导并转化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从而保持内心世界的光明与纯净。

所以,王阳明教人“专主一个天理”,把“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并不是要人们摒弃七情六欲,而是要把握一个度,凡事节制,遵循合理、正当的原则,防止情感的泛滥与欲望的膨胀,从而让你在物欲横流、名缰利锁的红尘俗世中立定脚跟,做自己的主人,不盲从,不迷失,不颠倒,不异化,始终保持人格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与道德的在场。

术是什么?术就是见利忘义的小伎俩。道是什么?道就是义利并重的大智慧。

Moi:”和我想的一样。“

稻盛和夫说:“人生在世,为欲所迷,为欲所困,可以说是我们人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这种本性,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富、地位和名誉,就会沉湎于享乐。”然而,“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着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

原来“主一之功”不是指专注于外在的事事物物,而是指无论待人接物还是独居静坐时,皆一心专注于内在的天理良知,

一个人越能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性,他就离动物状态越远,离神越近,而人性的提升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的。王阳明教我们“立志”,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确立一种生命的姿态,一种背对动物性、面朝神性的姿态。一旦我们确立了这种姿态,就等于为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赋予了一种神圣的意义。

人必有真实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充实其生活。”而“今日中国人”心中却没有这样的主宰,“唯中(心中)无所存主,故种种竞逐于外:竞贪,竞淫,竞利,竞名,竞权,竞势,竞种种便利嗜好。

Moi:”人生一定要有目标和方向。“

Moi:”竞种种便利嗜好,不就是互联网公司的原罪么?精神鸦片的游戏,与社区商贩争利,996。竞争其私而背大公啊。“

如果我们终于能够走上内心修炼和生活重建的道路,我们有必要感谢兰德公司(《大陆中国人像迷失的狗》),因为他们以客观、无情的态度一一剖析了我们的心灵疾病,使我们得以在愤怒、羞愧和痛苦中警醒;其次,我们要庆幸拥有王阳明这样的先哲,因为兰德公司给我们诊断出的病症,在“阳明综合心灵医院”里,都有疗救的药方和对症的解药。

Moi:”对照“China and Globalization”全文,可以肯定,“大陆中国人像迷失的狗”是一篇拼凑的伪作,而其拼凑的来源之一,3年前的”2020年,中国会非常穷——美国兰德公司报告”,本身也是一个极其简略和失真的版本。“

人的心就像镜子,不过圣人的心是明亮的镜子,常人的心是昏暗的镜子。近代的格物之说(指程朱之学),就如同以镜照物,主要是在‘照’上用功,但不知镜子本身乌漆抹黑的,如何照得见?而先生的格物,却是专门去磨那镜子,

王阳明教我们磨亮心的镜子,意思就是要我们把习惯向外“照物”的眼睛转回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认识真实的自我。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这个喧哗与骚动的世界上,寻找并建立起一种不为世俗、他人和社会所转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要的是什么?什么东西对我是好的、正确的、重要的?什么对我是坏的、错误的、次要的?

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王阳明教我们擦亮心的镜子,就是让我们洗去“好利、好名、好色”等物欲的污垢,让内在于本心的天理显露。“下学而上达”。意思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磨炼和修行,达到对“天命”“天道”的认识和体悟。

如果一个民族自行割断了延续几千年的文化命脉,又长期拒绝主流文明的普世价值,同时又丧失了灵魂生活和终极关怀,那么这样的民族是不会有软实力的,也不可能真正强大。

Moi:”哈哈哈哈,和我当年写的《过去的意义》何其相像!“

中西哲学思考:

正因为中国文化轻视抽象思辨、排斥逻辑体系,所以,以黑格尔为代表的那些喜欢写“板砖书”,并以构建体系为荣的西方哲学家,才会极其轻蔑地声称中国“没有哲学”;而中国历代思想家的作品,在他们眼中,也只能算是生活格言、道德训条或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

中国文化这种只重身心践履、轻视哲学思辨的倾向,这种只寻求当下超越、不追求彼岸信仰的特征,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性格,同时相应地削弱了中国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中国人渐渐丧失了对生命、宇宙等形而上领域的终极关切,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功利主义的盛行和精神生活的贫乏。

你没有义务再让你的灵魂为肉体服务,恰恰相反,你的灵魂有权要求肉体为它服务,

Moi:”个人理念里的灵肉分离。“

你必须在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心性(这就叫“下学”),最终才能帮助灵魂找回“被废黜的国王”,回归“灵魂的家园”(这就叫“上达”)。

如果你能够像慧海禅师那样“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那就算你不具备一个禅者的智慧,至少能拥有一个凡人的幸福。遗憾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点。用阳明的话来说,就是“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心灵密室:

何谓“心灵密室”?梁启超说过:“欲学为大人物者,在一生中,不可无数年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年中,不可无数月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日中,不可无数刻住世界外之世界。”

那么,如何打造“心灵密室”呢?答:给自己找一段独处的时间,暂时抛开生活中的所有羁绊和牵挂,进入自己的内心,真诚面对那个被现实遗忘已久的内在自我。然后,做一些跟心灵有关的事情,比如静坐,禅修,听一些感动心灵的音乐,看一些启迪人心的影片,阅读智者哲人写的书,尝试着培养并加深自己对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心理学、宗教等人文领域和精神事物的兴趣和感悟力。久而久之,你就能给自己打造一个没有实用性、没有功利性的平静而丰富的内在世界,从而再造一个崭新的自我,重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所以,给自己打造一间“心灵密室”,绝非要求你离群索居、遁迹山林。阳明、释迦、耶稣、穆罕默德,他们的悟道固然得益于在一段时间内远离红尘,但这样的远离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其目的并不是逃避世间,而是要借由这样的修行获得一颗更为澄明的心灵,并且怀着一种救世的悲悯重新回到世间,净化世间。换言之,真正的“心灵密室”,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或处所,而是一种超越流俗的心态和境界。一个修行人如果暂时选择了背对人群和社会的姿态,那并不等于他在逃避和厌离,而是意味着他将以另外一种方式重建与人群和社会的关系。诚如阳明所言:“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传习录》卷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Moi:”心志强大方可,山水静隐是好辅助。“

第四章 人生的智慧

要让自己能够日理万机而又保持身心泰然,能够用最少的精力处理最繁杂的事务,成为职场上的高效能人士,其秘诀就在于:只动脑,不动心。

Moi:”即专注。“

所言,“中”是儒家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与其意义相近的概念有“中和”“中庸”“中道”等,指的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精神境界,也是儒家学人最重要的人生原则和行为指南。

Moi:”中庸就是大数定律。“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性,是一种广义上的理性,它不仅指独立判断和理智思考,更包括一种清明而健全的生活态度。如果这么说还是让你感到抽象、不太好理解,那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三条具体的建议。

一、不把任何事情视为手段。

二、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被赋予某种意义。

三、一次只做一件事。

有趣的是,这种近乎强迫症的错误习惯,却是从我们身上某些很好的品质衍生出来的,比如义务、责任感、敬业精神等等。

成功与人格:

一个国家的强大虽以 GDP来表征,但必定要以国民精神为其来源。

你问我成功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我现在就可以下一个定义——成功就是人格的镜像。如果一个人能够具备善良、爱心、忠诚、宽容、正直、诚实、坚毅、勇敢、智慧、谦逊、感恩、同情心、正义感等品质,并且能够在与他人和社会交往、互动的时候,把这些品质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那么这个时候,成功就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你身边了,而且不管你走到哪里,它都会跟到哪里。也就是说,成功虽然会以财富、权力、地位、名望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为它的外表,但从本质和来源上讲,它是人格的外化、人格的影子、人格的副产品。所以,人应该担忧的是自己的人格能否完善,而不必担忧成功会何时到来。正如孔子所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当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变得扭曲,人心普遍沉迷于物欲的时候,人格与成功分离的情况就会非常严重,就比如我跟你讲过的五百年以后的中国人,其人格与成功相互分离乃至相互背离的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在这种社会中,一个人越是坚持高尚的人格,反而越有可能难以成功;一个人越缺乏良知、越不择手段,反而越有机会出人头地。用经济学语言来讲,这就叫‘劣币驱逐良币’。不过我们应该相信,这种情况只是一种变态,绝非常态。因为一个社会不可能在缺乏道德、信仰和正确价值观的情况下,还能运转自如并且长期存在。除非人彻底堕落为走兽、社会彻底异化成丛林,否则它势必会在一段时间后到达一个临界点,发生质变,重新洗牌,再慢慢恢复常态。”“但是,退一步讲,即便一个人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价值观扭曲的社会中,他照样可以修养自己的人格,而不问成功之大小有无。这正是我上面对你说的,‘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因为人活着,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自己造就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能够拥有多少物质上的东西,或者别人是怎么看待我的。就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的,‘人是什么’要比‘人有什么’重要得多,也比‘他人的评价’重要得多。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一个人的个性和品质都伴随着他,所以,人生的幸与不幸极少是因为降临到我们头上的东西造成的,而主要取决于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人生的。叔本华认为,‘人是什么’以及‘人自身所固有的东西’就叫作人格,由它所造成的一切,乃是我们幸福和福祉唯一直接的源泉,而其他则只是媒介和手段,因而不会对幸福发生特别的影响。”

孔子会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体与用:

从体上讲,万物悉皆平等;从用上讲,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体/用。无论是儒家哲学还是佛教哲学,都把“体/用”作为自己思想体系中最根本的范畴之一,很多命题和概念,都是从这对范畴中衍生出来的。那么,“体/用”是什么意思呢?抛开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流变和诸家学说的差异不谈,仅以其被广泛使用和一致公认的含义而论,“体”就是指本质、本体、本性,“用”就是指现象、作用、功能。“体”具有超越、普遍、恒常等特征,“用”具有现实、具体、变动等特征。

在阳明个人的修行实践以及整个心学的思想体系中,其实任何一样事物都不会被打成两截儿,这是阳明心学最值得我们牢记的根本特征。也就是说,不管是“知/行”“静/动”还是“体/用”,在阳明这里都是互即互入、不一不二的。所以他才会对小薛说:“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这样的表述方式,跟他在阐述知行关系的时候可谓如出一辙。

对阳明而言,其人生中最高的精神价值就是“天理”和“良知”,所以,只要坚守这样的精神价值,他便能随时做到“知行合一”“动静一如”“体用一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大本立而达道行”,“一以贯之而无遗矣”(《传习录》卷中)。

慎独

小黄恍然有悟:“原来,‘慎独’的‘独’不仅是指独处,更是指‘独知’啊!”阳明:“当然。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自生至死,人何往而不是‘独知’?你快乐的时候,固然可以跟别人分享;你痛苦的时候,也可能有人来帮你分担。可说到底,有谁能够百分之百、原汁原味地感知你内心的快乐和痛苦呢?又有谁能感受你的感受、思想你的思想、说你说的话、走你走的路、过你过的生活呢?”

Moi:”无时不刻不慎独。“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豪。他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就是‘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这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不应该对它有任何要求’。

Moi:”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微信读书。一个人的书单简直就是他精神世界的使用说明。“

所以,人如果不在这种‘独知’的地方、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力,而只在言行表露于外的时候、在人所共知的地方用功,那就是自欺欺人,就是作伪。《大学》称这种人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厌’不是厌恶之意,而是‘掩藏’之意,意思是这种人全然不在‘独知’时用功,只会在遇见君子时才极力掩藏自己的毛病。”

Moi:”世人何尝不如此啊。“

一个人活着,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品质,其次才是积累更多的外部生活的资料。因为,人的总体生活质量的高低,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心的感受和评定;而内心品质的好坏,却不能由外部的生活资料的多寡来决定。

Moi:”很叔本华。“

诚:

当我们说一个人诚实无欺,一般是着眼于此人与他人和外界的交往、互动,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先儒所说的‘诚’,主要是着重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也就是这个人如何面对自我、塑造自我,亦即人与自我的关系。”很简单,‘诚’就是成为你自己,成就你自己。《中庸》很早就说过了,‘诚者,自成也’。儒学之所以又被称为‘成己之学’,原因就在于此。”

小黄:“先生,那要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他自己呢?”阳明:“通常来讲,是要看他有没有独立的精神生活。”小黄:“独立的精神生活怎么判断?”阳明:“不难,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等,都能看出来。另外,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以及怎样独处。假如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是百无聊赖,几欲抓狂,拼命给别人发短信,打手机,约人出来逛街、喝酒、泡吧、打麻将、唱 KTV,或者上网找人聊天、玩网游、斗地主等等,好像没有别人他就活不下去。对这种人来讲,闲暇就意味着无聊和空虚,独处就是他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轻,那这个人就是把自己弄丢的‘可怜悯者’。而如果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能感到宁静、充实和满足,那基本上就能断定:这个人拥有比较独立的精神生活,也拥有相对健康的内在品质,因而也就是一个能够自作主宰的人。这种人最少依赖于外界和他人,也最不需要那些毫无意义的社交活动和无谓的应酬。就像卢梭说的,‘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

小黄听着这些话,突然陷入紧张的思考,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说:“可是先生,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大多数人违背道德,是因为这么做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但如果一个人坚持道德,可能非但不能获益,反而因此受损,那他还有什么理由、有什么动力去坚持道德呢?”

Moi:”从获取利益角度思考的话,参考博弈论。即,短期利益,人们常选择放弃道德;长期利益,人们必须遵守道德。“

高尚的道德本身,就是善人最大的善报;恶念和恶行本身,就是恶人最大的恶报。除此之外,还需要什么善报恶报?所以古人才会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总而言之,幸福并不是对道德的报偿,而就是道德本身。也正因此,我才会说,一个真正懂得‘慎独’的人,一个致力于提升道德品质的人,就是在享受上苍赐予他的天赋权利;也只有这种真正懂得‘诚’的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成就自己,才有资格享受高品质的人生。”

第五章 生命的重建

在修行之路上,你除了放下对所有俗世事物的执着,还要放下对所有宗教事物的执着,到最后,甚至连“不执着”这个观念都要放下(因为把“不执着”牢牢抓在心里不放的人,其实是最大的执着,佛称之为“法执”)。到这一步,你的修行才算有了一点儿真消息。用禅宗术语来讲,这才叫“一丝不挂”!

阳明心学(儒学)的修行方式,跟佛道两家一样,都是“做减法”,这是中国文化三大谱系最基本的共同特征之一。

从事相上言,一个觉醒者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跟往日并无不同;但是从实际上看,一个觉醒者生活中的一切,又都与往日截然不同。

你的一切言行,都是由你的心主宰的,若不想让过度的感官欲望损害你的躯壳,就要从心入手。所谓‘克己’,就是要在心上‘做减法’,只要发觉一丝执着和占有欲在心里萌生,就要像被刀割针刺一般,非得去了刀,拔了针,才肯罢休。这才是自己为自己负责,也才是真正的‘做减法’。

结合马斯洛:

马斯洛曾经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除此之外,马斯洛还提出了两种需要,即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但并未明确把它们归入需求层次排列中;一些研究者将这两种需要放在“自我实现”之前,从而把五个层次扩展为七个层次;另外还有研究者根据马斯洛晚年对超越性、灵性的研究和论述,提出“自我实现”之后还有更高的需要,即“自我超越”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研究,一个正常人只要满足了低级需要,其高级需要就必然出现。然而在中国,事实好像并非如此。我们看到,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即便低级需要已经 100%得到满足,他们仍然会在同等级的需要上继续追求 500%、 1000%,而偏偏产生不了高级需要。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

Moi:“买再多奢侈品,泡再多的妞,也是低级需求。”

我们只能得出以下结论:致使中国人普遍停留于低层次需要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仓廪”还不够实、“衣食”还不够足,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传承古人的生命智慧,遵循阳明心学(以及儒、释、道传统文化)所讲的做人之道生活,就是为我们的人格补钙;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益于心灵的思想学问,唤醒心中沉睡已久的“成长性需求”,学会做一个有高层次追求的人,就是让我们的心灵吸氧。

关于自我:

阳明:“打个比方吧,如果说人的肉体是一根蜡烛,精神或意识是蜡烛上的火焰,那么以日常经验来看,蜡烛燃尽,火焰也就随之熄灭了,这就是世人常说的人死如灯灭。但是,在佛教看来,精神或意识的火焰并不会因为这一根蜡烛的燃尽而消失,而是可以传递到下一根蜡烛上,然后再传递到第三根、第四根……以至于无穷。在此,前面蜡烛的火焰虽然消失了,但它点燃了后面蜡烛的火焰,这就叫‘非断’;同时,尽管后面的火焰来自前面的火焰,但它们显然又不是同一个火焰,这就叫‘非常’。”

无论你的肉体还是精神,都处在刹那不停的变化当中,唯一使你能够区别于他人的,或者说使别人能够从人群中把你辨认出来的,只有我们上面说过的‘延续性’和‘关联性’,而并非世人通常认为的不变的‘自我’。”我们随时都在“死亡”,也随时在获得“新生”

休谟、马赫、罗素、詹姆斯等人都曾经认为,人所执为实有的‘自我’其实并不靠谱儿,它要么是‘知觉的集合体’‘一束知觉’,要么就是‘一组感觉要素的复合体’,或者是‘一堆感觉材料’。也就是说,‘自我’并非恒久不变的东西,它只是人们出于自然本能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所做的一种假定罢了。佛教称之为‘因缘和合、刹那生灭的假有’,马赫称之为‘假定的单一体’和‘权宜的工具’。”

马赫曾经结合他自己的生活,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不同的人们中间所存在的自我的差异,很难说比一个人的自我多年经历的差异更大。当我回想我的少年时,假若不是由于有记忆的连锁,那么,除开个别地方外,我将会认为我在童年时代是另一个人。我二十年前写的好多论文,现在我感到是极其陌生的东西。’此外,马赫还认为,一般人总是以为只有死亡才是‘自我’的消灭,而‘实际上这种消灭在生存中就已经大量出现了’,只不过我们被日常生活的假象所蒙蔽,习焉不察而已。”

阳明:“正解!死亡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一个连续的、漫长的过程,它一直都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着,且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就像马可·奥勒留说的:‘生命处于时刻的活动和变化中,每一变化也都是一种死,这事情值得害怕吗?那么同样,你整个生命的熄灭、停止和改变也绝不是一件需要害怕的事情。’奥勒留之所以告诉我们无须害怕死亡,就因为生命在不断‘死亡’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获得‘新生’。在此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死亡本来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

阳明:“我们不应该抱怨‘无常’,因为没有‘无常’,一切事物都将不复存在。一朵云如果不变成雨,绿树便不能生长,鲜花将不能开放;一粒稻种如果不变成稻谷,田园将一片荒芜,我们将得不到食物。如果没有无常,就没有日升月落,四季轮转;如果没有无常,万物将停止运动,世界将变成一片死寂。同样道理,如果自我不会变化,一个孩子将永远是孩子,不能成长为大人;如果自我不会变化,一个病人将永远是病人,不可能恢复健康;如果自我不会变化,一个穷人将永远是穷人,不可能通过奋斗改变命运;如果自我不会变化,所谓的人格完善、成圣成贤,也将成为一句彻头彻尾的空谈!那么现在,请你告诉我,你是愿意生活在一个一切都凝固不变的世界上,还是生活在一个‘无常无我’、充满变化的世界上?”

在“无常无我”的世界上,人应该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三条原则一定要谨记。

第一,永远不要试图去掌控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记住,拥有外物不是罪恶,可占有欲会成为你所有痛苦的根源。因为无论何时,你都不可能成为任何人、任何事物的主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无常”才是君临一切的王者。

第二,照破自我的幻象,认识真正的自己。真正的我,是隐藏在这些纷纷扰扰的心理现象背后的一种觉知之光,它可以觉知和洞察所有的心理活动,但它并不等于这些心理活动。而我们在生活中所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有这份觉知和洞察(息有养,瞬有存)。只要对身心内外的一切事物保持清明的觉知与如实的洞察(此心惺惺明明),没有一息间断,你就契入了生命的真相。

第三,不要苛求完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

Moi:完成优先于完美。

如果你跟身心内外的一切东西认同,你的“真我”就迷失在“假我”之中了,一旦你不跟你拥有的任何东西认同,你的“假我”就全体转为“真我”了。换言之,所谓认识“真我”,并不是要让你摒弃“假我”,也不是要让你抛弃现有的生活以及拥有的一切,而只是让你不要与那些东西认同——说白了,就是一念之转而已。只要这一念能转过来,你的生活全体即真;可要是转不过来,仍然坚持错误的认同,则你的生活全体皆假。所以佛说:“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如果你觉得这么说太抽象,那我们来打个比方:“真我”就像是一个演员,“假我”就是其所扮演的角色。一个演员既要入乎其内,把自己当成那个角色,又要出乎其外,时刻谨记自己是在演戏。只有把握好这个分寸,才称得上是优秀的演员。

简言之,认同“真我”的人,就是“我在演戏”,随时都可以自作主宰;而认同“假我”的人,就等于“戏在演我”,只能在红尘中迷惑颠倒,随波逐流。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在演戏”,这就是阳明说的“良知”;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不与角色认同,就是禅宗说的“认识本来面目”。而在阳明看来,二者其实是一回事,“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佛陀说:“你要放下分别心和执着心,彻见本来面目。”老子说:“你要知其雄,守其雌,复归于婴儿。”孟子说:“你要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失赤子之心。”

用马斯洛的话说,这就叫“第二次纯真”,是一个自我实现者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天然快乐、无忧无虑的儿童的创造性。它是自发、轻松自然、纯真、自如的,是一种与一成不变和陈词滥调迥然不同的自由。

不要把你的心灵变成了战场。那儿不需要战争,因为你所有的情感——欢喜、悲伤、愤怒、嗔恨等,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觉照是一种宽容而又清明的状态,它是非暴力和无分别的。其目的是为了识别和了知诸思想、情感,而不是为了判断其善恶好坏。所以,阳明的意思是:修行的真谛并不是要把你的心灵变成战场,对于内心的种种思想、观念、情绪、感受、念头等等,都不必去抗拒迎合,也不要去分别执着,只要用你的良知去觉照就行了。

卡西勒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

心灵的快乐:

每一个达到高峰或快达到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积极的,他们之所以积极,是因为他们定期地以良好、清洁、有力、积极的精神思想充实心灵。

Moi:读书

洛克菲勒还是坚信,他人生的使命就是:从其他恶性竞争的商人们身上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然后用这些金钱发展有益于人类的事业。

“所以,‘常存戒惧’的本义,就是我们上节讲过的觉知、觉照,用阳明老师的话说就是‘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功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传习录》卷下)。”

第六章 致良知:开启正能量

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道德是个人与社会签订的一种不成文的契约。契约的内容是“我”愿意为社会提供道德服务,如果社会上每个人也都做出同样承诺的话,那么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个体都将享受到他人和社会提供的道德服务。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道德是一种公共服务。但是,这种公共服务要想在社会上普遍确立,其隐含的一个大前提就是:每个个体都要对他人和社会抱有充分的道德信任。因为,只有当别人跟我做出相同承诺,并且愿意将承诺付诸行动,我向他人和社会提供的道德服务才有意义。否则,我提供的道德服务不仅对自己无益,对他人和社会同样无益。

道德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要普遍而有效地建立起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共识、信任,以及其他很多条件的支持。但是,要破坏它却非常容易,例如,只需一个彭宇案,就会让后来绝大多数在马路上跌倒的老人无人搀扶;只需一个郭× ×事件,就会令中国社会的慈善事业在一夜之间倒退 N年。

如果把阳明心学看成一把宝剑,那么“心即理”就是剑柄,“知行合一”就是锋利的剑刃。现在,我要加上一句话:“致良知”三个字,就是这把宝剑那个直指苍穹、寒光凛冽的剑锋!

良知如明镜,“全体莹彻”,然而私欲却如灰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所以,良知必须去“致”,才能体认其“廓然大公”之本体,扩充其“常觉常照”之功用,并践行于“见闻酬酢”的日常生活中。

良知:

在阳明心学中,良知具有两层含义:一、它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二、它是内在于人却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第一层含义较为浅显,它归属于心学的功夫论范畴(用);第二层含义比较抽象,它归属于心学的本体论范畴(体)。

如果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我们也可以说,良知就是一种“正能量”,而致良知就是“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

在本书中,正能量指的是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安顿、心灵得以成长、人格得以完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并与宇宙本体始终保持紧密联结的一种精神力量。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人不仅要活着,还要知道为什么活着。换言之,外在的物质生活虽然能够维系我们肉体的存在,却无法向我们提供人生的意义。要获得这个意义,你必须超越日常生活。也就是说,你必须与灯红酒绿的现实生活暂时拉开距离(这里是指心理距离,不是指物理距离),打造一间属于自己的心灵密室(这里是说要培养一种独立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让你躲进深山老林)。

体认和开启正能量的过程,就是把你整个人的认知系统和意识结构全然转换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把外在的物理自然“意义化”、把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价值化”的过程。

如果有人问你:阳明心学是在讲什么?你大可以给他这个最简单的答案——致良知。若他再问:致良知是什么意思?你就告诉他:致良知就是开启、扩充、运用你的正能量。

正向思维:

莫过于《盗梦空间》里亚瑟问日本人斋藤的那句话:“如果我说不要想大象,你会想到什么?”斋藤回答:“大象。”为什么亚瑟让斋藤不要想大象,可他想到的偏偏是大象?原因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当你在抗拒某种东西的同时,就是在让这种东西进入你的内心;你越是抗拒,它对你的束缚就越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兰修女才会说:“我不会参加反战运动,但如果有支持和平的运动,我就会参加。”

理性思维往往只能带来概念性的知识,这种知识只停留于人的头脑;而直觉体悟则会带来一种内在的行动和精神转化,这样的转化必然诉诸人的心灵。而致良知不仅是头脑的事,更是心灵的事。

由此可见,生命中的许多事物,都是需要用心灵去体验的。头脑固然可以帮忙,但它绝对无法取代心灵的体验。爱情如是,良知亦复如是。

Moi:如果爱情是纯化学的呢?

“沉空守寂”“安排思虑,自私用智”这两种心理状态,是心学学人修行之路上通常会遭遇的两大误区:第一种,是把厌世当成了超脱;第二种,是把理性知识当成了生命体验。而第三种,“所思所虑只是天理”,则是已经开启正能量,或者说已经开悟的人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阳明答:“一个人碰到君子,就以忠信廉洁取悦君子;碰到小人,就同流合污去迎合小人,这种人就是乡愿。乡愿之人,心已腐坏,不可能走上人格完善的道路。而狂者立志学习古圣先贤,所以世俗的一切纷嚣杂染,都不足以累及他的心。狂者的胸怀,就像凤凰振翅于千仞孤峰之上,从不会掩藏自己的言行。唯其如此,他的心才能得以造就,他的人格才能得以完善。”宁为狂者,不为乡愿!

良知的四大价值特征:自发、自足、自律、自得

第七章 修行,从当下开始

“诚意”的意思,就是要通过格物致知、为善去恶的功夫,彻底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心灵与宇宙法则、宇宙能量、绝对精神、终极实在等最高本体建立牢固的联结,并且与之息息相通,同频共振。

富兰克林还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什么财富比一个人的品质更珍贵。”

富兰克林开始了一个他自称“达到完美品德的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计划中,他列举了 13项决定要培养的美德: 1.节制:食不过饱,酒不过量。 2.寡言:避免无益的聊天,言必于人或于己有益。 3.秩序:每件东西应安放在一定的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应安排在一定的时间。 4.决心:该做的事一定要做,做了就要坚持不懈。 5.节俭:对人或对己有益才可用钱,绝不浪费。 6.勤勉:珍惜光阴,每时每刻都做有益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7.真诚:不欺骗,有良知,为人正直,说话诚实。 8.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做你应该做的有益于人的事。 9.中庸:避免极端,容忍别人给你的伤害,甚至你应认为这是你应受的。 10.整洁:保持身体、衣服和住所的整洁。 11.镇静:不因小事、寻常之事、不可避免之事而慌乱。 12.节欲:少行房事,除非考虑到身体健康或者延续子嗣;切戒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者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与名誉。 13.谦逊: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就像康德的“定言命令”一样,真正的道德行为都是无条件的:我想要诚实,并不是因为诚实可以给我带来诚信的名誉和其他利益,而只是因为诚实本身是好的、是对的、是值得坚守的。

Moi:法律是对人的道德要求。而人类愿意让度一部分自由遵守法律是为了获取更重要的利益比如安全感,这里的出发点依然是自私的,而不是纯粹为了道德,但这样也是合理的啊。

工作就是修行:

劳动对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劳动具有克制欲望、磨炼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它还陶冶人的情操。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最尊贵的“修行”,就能磨炼灵魂、提升思想境界。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深入研究了新教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他发现,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义,就是“天职观”。这种天职观认为,“上帝应许的唯一生活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说,新教伦理“抛弃了天主教的伦理训诫”,从而“使日常的世俗行为具有了宗教意义”。韦伯的研究结论表明,正是由于新教对职业所抱有的这种信仰,并且赋予了教徒勤劳、节俭、守诺、诚信等品质,才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伦理资源和精神驱动力。

洛克菲勒在信的末尾给了儿子这样一句忠告:“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假如你很少去思考这一点,只是下意识地认为工作的全部意义就是混口饭吃,那你肯定很难摆脱烦恼、痛苦、无奈、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缠绕。倘若如此,我必须给你几点建议:一、你要扪心自问:目前从事的职业到底是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如果是,那你就要学习禅宗祖师和清教徒,把工作视为修行,把职业当成信仰,倾尽你全部的心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因为除了工作,你的生命意义将无从体现。而如果目前从事的职业不是你喜欢的,你就必须对自己做出深入的评估,看看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到底在哪里,改行的可能性大不大。只要有一定的可能性,就要努力争取。但是要改行,你必须按下面说的来做。二、在辞掉目前的这份工作之前,务必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以便找出真正的兴趣和优势所在,锁定你最喜欢的行业和岗位,然后在正式改行前,拼尽全力提升你在这个新领域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有足够的竞争力进入新行业。三、在改行之前的这段时间里,省吃俭用,给自己攒下足够的银子,以备在你辞职之后而又尚未找到喜欢和适合的工作之前,能够维持生活基本温饱。四、在改行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照样可以用修行的态度来对待你目前这份不喜欢的工作。不过,修行的重心要从“精进”调整到“忍辱”。就是说,即便这份工作对你确实毫无意义,但仍然有最后一个意义:锻炼你的承受力、忍耐力、意志力。换言之,就是提高你的逆商(面对挫折和逆境的能力)。回忆一下本书前面说过的一句话,“把无意义接受下来,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行为”。牢记这句话,会让你在面对人生的一切不如意时有更强的担当。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感恩。尽管你并不喜欢目前的工作,但你还是要感恩。因为这份工作至少给了你一份收入,让你和你的家人不至于三餐不继、露宿街头。抱着这样的心态,你就能尽量把这份工作带给你的烦恼、痛苦、伤害降到最低。五、也许因为种种原因,你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你不喜欢的这份工作。但是,只要记住上面这一条,相信你一定可以消除大部分的负面情绪。同时,你当然还是要继续发展你自己真正的兴趣,把业余时间和精力全投进去,尽量把这份兴趣培养成一份能给你带来收入的副业。如果你的副业最终壮大了,那接下来该做的事就不用我多嘴了。

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其实并不是工作与志趣不相投的人,也不是失业的人,甚至也不是丧失工作能力的人,而是明明四肢健全却心灵残疾的人。

忍辱的境界:

忍辱的功夫必须“在事上磨炼”,若关起门来在静定中修,其结果就只能是玩弄光景,“遇事便乱,终无长进”。换言之,要提升情商,你就必须在情绪发动的时候修;要提升逆商,你就必须在逆境和挫折中修,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不会有半点儿实战功夫。

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生气的艺术:幽默化解法

如果别人已经伤害了你,而你又在自己心里烧起一把嗔恨的火焰,那你是不是在无意中成了那个施害者的同谋,对自己造成了二次伤害?有人说过,憎恨别人就像是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自己的房子,但耗子还不一定能逮到。

在世间所有的忍辱功夫中,最上乘的境界其实还不是娄师德的“唾面自干”,而是把人生中的所有欺辱、轻贱、困苦、挫折、逆境、磨难等等,全都视为砥砺品德、磨炼意志、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必不可少的助力。这种助力,佛教称之为“逆增上缘”。就是说,人生中的一切负面因素和负面能量,都可以被我们当成开启正能量的必要条件。用阳明的话说:“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传习录》卷下)这,就是提升情商和逆商的终极法门。

佛教史上还有一则脍炙人口的典故,那就是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一段问答。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尊严是你自己享用的精神产品,每个人的尊严都属于他自己,你自己认为自己有尊严,你就有尊严。

认识你的天命:

要判断一种教育的好坏,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在启发还是在灌输、是在引导还是在压制。前者必然尊重个性、保护天性,后者必然泯灭个性、扼杀天性。

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要一个人没有实现他的天命,就是这个世界的损失,也是所有人的损失。然而迄今为止,这个世界上估计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教育能够完全实现每个人的天性。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也只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性质上的。

儒家讲“知天命”,讲“践形尽性”,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事实上就是在描画这种理想,并且启发、引导学人朝着这个理想无限趋近。

所谓“内化的理解力”,其实就是认识自己,深刻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个性与天性。

第八章 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世界观的重建:

世界观很重要。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导致不同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形成不同的人生和命运。所以,你应该给不同的世界观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它们都有权利在你的思想舞台上亮相,直到经过你的思考、感受、体验之后,你才好对它们做出判断、评价和选择。

当某种世界观早早进入你的意识,甚至是潜意识时,它就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你。除非拥有很强的反思和内省功夫,否则你意识不到这种主宰,而且就算意识到了,世界观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东西。

我们曾经简单讨论过王阳明的“整体论”世界观。所谓整体论,就是一种既非唯物,也非唯心,而是将主体与客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人与天地万物都视为一个整体的哲学思想。用阳明最常用的表述来说,就是“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普朗克是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也是 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曾经在 1944年的一次演讲中,陈述了一个现代科学家们仍无法全然理解的观点。普朗克说:作为一名投身到最需要清晰敏锐思维的科学之中进行物质研究的人,就我研究原子的结果而言,我可以讲的就是——根本没有物质存在!所有物质的形成和存在仅是一种力量所致,是它引发了原子微粒的震动,也是它维系着整个原子系统的聚合存在……我们必须假设,在这股力量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具有意识和智慧的心智。这股心智是所有物质的母体。布雷登将普朗克所说的这种“物质的母体”,以及宇宙万物之间基于“量子纠缠”的普遍关联性,称为“无量之网”。他认为,正是这个能量之网“构成了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和周遭环境在内——的量子本质”。

无论是普朗克所说的“母体”,还是布雷登所说的“无量之网”,与王阳明的所说的“良知”(亦即本书所说的正能量),都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甚至可以说都是对同一种终极实在、同一种“更高的力量”所做的不同命名和不同表述。阳明所说的良知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它既是一种内在于人的生命能量和道德意识,又是一种超越万物的精神本体和宇宙本原;它既内在又普遍,既平凡又神圣。因此,用今天的语言来讲,良知也可以说是一个无处不在并永恒存在的“宇宙能量互联网”,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无限网络中的终端用户。所谓致良知,就是开启你身上那个“宽带上网的端口”(亦即阳明所说的“发窍之最精处”),从而与“宇宙能量互联网”接通,进而源源不断地获取你所需要的宇宙能量。换言之,只有让自己与宇宙万物一体相连,你才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强大能量;倘若你拒绝这么做,始终把自己与他人、与天地万物视为相互分离、彼此孤立(甚至彼此对立)的个体,那么你的能量就注定是微弱而有限的。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会有伟人与凡夫、先知与大众的差别,归根结底,并不在于体力的强弱,也不在于智商的高低,更不在于出身的好坏,而是在于能量的大小。人类历史上那些在各个领域建功立业的牛人,之所以会影响世界、改变历史,就在于他们的生命能量比普通人强大得多。尽管牛人们获取能量的渠道和方法各不相同,其能量的表现形态和发挥的作用也千差万别,但他们肯定都曾经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通了宇宙能量。而在阳明这里,接通宇宙能量的唯一方式,就是致良知,就是改变自己旧有的看待世界的态度和方式,同时建立起一种“与天地万物一体相通”的全新的世界观。

世界“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世界向你“呈现为什么”。毕竟,除了你自己,没人可以代替你看,所以你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决定权始终在你手上。

根据阳明心学给予我们的方法和智慧,加上佛教禅宗、西方哲学、现代心理学、量子力学等相关知识,我们完全有条件给自己建立如下的心灵秩序:要相信,我们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吃喝拉撒、受制于自然规律的动物,而是一种拥有道德与人格,想要探索宇宙和人生的意义,并拥有理性和自由意志,能够决定自己行为的智慧生物;我们也不仅仅是一种活在四维时空(长、宽、高、时间)中的卑微而有限的肉体生命,更是一种拥有终极关切,能够通过精神和灵性的更高维度与天地万物和宇宙本原重新建立联结的灵性生命。

禅:

我有普照宇宙、含藏万有的无上正法,超越生死、出离轮回的妙法心印,契合真相并破除对一切相的执着,因此法微妙,难以言说,故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这就是禅宗的起源,亦为印度禅宗第一公案。摩诃迦叶即为印度禅宗初祖,至二十八代达摩远赴东土,传佛心印,中国禅宗即奉达摩为初祖。佛陀拈花的时候,迦叶笑了。若问什么是禅,禅就在这一拈一笑中。

后人说阳明“近禅”,确实没有冤枉他。因为,禅宗和心学都是地地道道的“心地法门”。这一生中,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由你的心决定——让你去作奸犯科、杀人越货的,是你的心;让你去希圣希贤、成佛作祖的,也是你的心。而要认识你的心,只有你自己才能办到,任何人也无法越俎代庖。

西谚云:“自助者,天助之。”禅宗说:“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很多人都知道,成为佛教徒要举行一个仪式,称为“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在佛教中称为“三宝”。必须皈依“三宝”,才能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皈依外在的“三宝”只是一个形式,真正的皈依,其实是皈依“自性三宝”。什么叫“自性三宝”?觉、正、净。佛代表觉悟,法代表正知正见,僧代表清净。所以,真正的佛教皈依,其实是要让我们对自己发愿(通俗的说法是立志):从今日起,尽未来际,我要遵照佛陀的教诲,皈依内在的佛性,做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让自性的光芒彻底显露,从而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过去现在未来,照亮法界一切众生!

良知四句教:

所谓“良知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可以借用禅宗的八个字来概括:理须顿悟,事须渐修。理就是阳明说的本体,亦即心学的根本智慧;事就是阳明说的功夫,亦即具体的修学实践。一个修行人如果对根本智慧毫无体悟,就会盲修瞎练,变成一个磨砖作镜的笨伯,就像五祖弘忍对六祖慧能说的:“不见本性,修法无益。”同样,若是一个人以为悟到了本体就不必在日常生活中老实用功,便会凌空蹈虚,沦为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因此,正确的修行方法应该是把顿悟与渐修结合起来,让本体与功夫相资为用。南宋的高峰原妙禅师,曾经说过他一生大悟十八次、小悟无数次。可见,真正的修行绝非只悟一次就天下太平了,而是要在顿悟之后渐修,修一段时间后又有所悟,然后再修,再悟……如此循环往复,

良知本身并不是善,而是一种辨别善恶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使人具有向善的倾向,却没有赋予人纯善无恶的本性,也不能自动使人成为善人。因为知道了善恶,并不等于你一定就会为善去恶——你可以选择行善,也可以选择作恶,这是你的自由。

假如将来科技高度发展,专门给一些机器人输入“见义勇为”的程序,其中一个机器人看见小孩子“将入于井”时救起了孩子,我们会不会赞扬这个机器人很有道德?显然不会。因为机器人是被程序控制的,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可见,道德的价值就在于自由选择。

“人”这个字有两条腿,这两条腿象征什么呢?在我看来,一条是道德意识,另一条就是自由意志。所有人都有这两条腿,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这两条腿好好走路。

人格决人生:

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真正的立志,不是说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职业、身份、财富、地位、名望等等,而是说你决定让自己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格。

阳明心学翻来覆去所讲的这个“心”,其实就是人格。而整本《传习录》,包括我们这本书,千言万语说来说去,也无非就是这么一句话——什么样的人格,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附录 阳明心学简明纲要

哲学与其他学问最显著的区别是:一般学问研究的大多是局部的、个别的事物,而哲学则是研究整体的、根本的事物。那么,什么事物才是整体和根本的呢?答案就是:宇宙和人生。所以,哲学最主要的任务不外乎两个:一、认识宇宙;二、安顿人生。思考并研究宇宙和生命的来源,就构成了哲学的本体论(或称宇宙论);反思人的认识能力,研究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构成了认识论(或称知识论);在此基础上,确立人生的意义,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处世,从而安排人生、安顿心灵,就构成了哲学中的人生论。

阳明心学大致包含了本体论、认识论、功夫论、境界论四个方面。

狭义上讲,“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学派,二者并立,分庭抗礼;但是从广义上讲,二者又同属宋明理学。

所谓形而上,就是形体未生之前,也就是天地万物和所有生命都还没形成的时候。朱熹说“理”是一切万有形成之前的“道”,也就等于说“理”是永恒的、超验的、抽象的。他曾经用这样的语言描述理:它“只是个净洁空阔的世界,无形迹”,“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而作为心学鼻祖的陆九渊,虽然以“心”立说,但同样承认“理”的本体意义。他说:“塞宇宙一理耳”,“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由于理除了本体上的抽象意义外,又作为规律性的知识寓于具体的事物中,所以它就是可以认知并践履的。而当“理”落实到道德实践层面时,它就表现为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所以又称为“天理”,与“人欲”成了一对并立的概念。所谓人欲,不是指人的正常、基本欲望,而是指那些违背道德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王阳明早年是朱子理学的忠实信徒,不仅笃信格物穷理之说,而且身体力行,但是徒然耗费多年的精力和光阴,始终一无所获,最后差点退失了学为圣贤的道心。究其原因,按照王阳明后来的反思,就在于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会导致“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的结果。换言之,就是心与理割裂为二、知与行断成两截。

我认为,王阳明对“心”的体认,足以确立人的主体性,高扬人的主体意识。

根据程朱的思想,理是永恒的、客观的,无论有没有人类存在,有没有人去认识,理始终在那里。如此一来,天理便只是外在于我的道德规范,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的基础便不是根植于我的内心了。所以,即便我被教导要成圣成贤,也只是被动服从于一套既定的社会价值观而已。在此,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无疑遭到了严重的弱化。而在王阳明看来,理是自心本具、不假外求的,只要一念反观,当下体认这个心,便会发现,成圣成贤的潜能和动能一直都内在于我的生命之中。因此,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便是我与生俱来的责任(因为你是金矿,所以必须成为金子),同时又是我的天赋权利(任何外在遭遇都无法剥夺你的金子本色)。而人的主动性、自信心和创造力,也就在这里显露无遗并强势生发了。

在阳明心学后来的弘传中,王阳明为什么很少再讲到“心即理”,而几乎都在讲“致良知”呢?

于是,王阳明从孟子那里,找到了“良知”这个概念。在孟子的语境中,良知指的是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或者说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王阳明将“良知”引入自己的思想体系,首先保留了孟子的原意,继而又赋予了“良知”本体论的意义:“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卷下)良知就是创造宇宙和生命的精神本原,这个精神本原,可生成天地,可化育鬼神,万物皆从其出,其又超越万物。“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传习录》卷中)这就是良知的妙用,空间上无形体,时间上无穷尽:说它大,它可以无穷大,连宇宙都不能承载;说它小,它可以无穷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打破。由此可知,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良知就具有了两层含义:一、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识;二、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

王阳明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并不是想否定规律、法则和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只是想表明,任何规律、法则和事物,都不可能脱离人的认识能力而存在;同样,人的意识也不能脱离这些东西而单独存在,“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传习录》卷下)。在此意义上,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王阳明的世界观,其实既非唯心论,也非唯物论,而是一种即心即物、心物不二的整体论。

根据唯物论和常识的世界观,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只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所以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无论有没有意识存在,无论有没有人去认识和观察,物质始终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自从 20世纪初量子力学在西方诞生以来,已经有许许多多物理学家通过各种实验和理论推导,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同于唯物论的全新的世界观。如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说:“人们对世界的常识性看法,即把客体看作是与我们的观察无关的‘在那里’确实存在的东西,这种看法在量子论面前完全站不住脚了。”“量子论已促使很多物理学家宣称,世上根本不存在‘客观的’实在。那唯一的实在便是通过我们的观察而揭示出来的实在。”另一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黑洞”术语的发明者)也说过:“实在的确切性质,要等到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参与之后才能确定。”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哲学,相比于西方哲学,从根源上就存在显著的不同:古希腊哲人往往把世界看成研究的对象,所以他们从事哲学活动,重在抽象的理论思辨,目的是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对儒家哲人来说,世界则是一个生活的场所,所以古人所思所想,皆不离具体的日用伦常和道德实践,目的是更好地做人和处世。如果说,西方哲学的本意是“爱好智慧”,其价值取向是“求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就是“践行道德”,其价值取向是“求善”;如果说西方哲学起源于“惊奇”,那么中国哲学就是起源于“忧患”。西方人所惊奇者何?惊奇于这个世界竟然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中国人所忧患者何?忧道之不行,患德之不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里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所谓修身,就是道德实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修行,而修行自然不能不讨论功夫和境界。所以,功夫论与境界论,就是西方哲学所无,而为中国哲学所独具的。

王阳明的格物,其实就是“格心中之物”,也就是把我们心中种种错误的及不良的欲望、情绪、观念、意识、思想、心态等全都改正过来,亦即在心中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此一来,在王阳明这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不是四段功夫,而是可以打成一片一起做的,

既然知行都不离本心,那么对于王阳明来说,“知”就不仅是程朱理学求知问学之知了,而更是对本心的体认;“行”当然也就不仅是外在的道德践履,而更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进而言之,学人一旦体认了本心,自然懂得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所以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回过头来,一个人会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自然可以处处体认本心,所以王阳明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由“致良知”一语,我们便不难发现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一切圣贤学问,归根究底,都在于体认内心本具的良知;一切道德践履,也无非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并把这种功夫扩充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而推至万事万物。

普通人用做加法的方式追求快乐,是因为生命有一种匮乏感,所以必须用外物来填充;儒家学人用做减法的方式得到快乐,是因为体验到了内心的自足,所以无须依赖外在条件。要想获得这种自足的快乐,最简易直截的方法,无非还是王阳明一再强调的体认本心、致良知。因为本心和良知就是我们最大的宝藏,它什么都不欠缺,一旦体验到,自然其乐无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