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课标基于主题意义教学、李松林教授三线、五端、一点式深度学习理念。
单元整体思路:基于学情knw 了解学生已知、未知和想知,创设情境为庆祝一年一度的world music day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走近音乐,了解音乐,表达爱音乐。同时,也以此为大任务串联整个单元的学习,并将单元整合为(初步思路):识音乐,品音乐,聊音乐。其实这样三个部分又是互相关联,相互融合的,并没有完全割裂。
比如读写课reading for writing —-write a speech
讲述了Sarah Williams 自己和音乐的故事,音乐给她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帮助她战胜病痛折磨,忘却疼痛沉浸在音乐的自由海洋里。
这个板块实际上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语境,能够建立孩子们与音乐的关联,让她们去与音乐对话交流,去唤醒沉睡在她们心里的音乐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感知音乐。
与孩子们来说它可能是一种治愈力量,可能是绚丽色彩,也可能是注意力吸引球等等,我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她们自己的音乐记忆。
那么,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要让她们以演讲稿的方式讲出她们的故事,并且学会如何讲好这样一个音乐演讲故事。
首先,情境创设。教师可以以自己音乐故事图片为引入(曾经去到五月天现场演唱会嗨翻的照片),然后询问学生你们与音乐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简单分享并要求学生以演讲方式。这里预设可能学生就会有问题。
随后,进入主题。今天我们就会学习一个演讲故事。
这样就进入文本阅读学习演讲结构及语言特点。这里,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活动层次,希望在学习理解基础上,对所学语言特征进行一定应用实践后,再迁移到她们自己的音乐故事创作中。
根据王蔷教授的观点准确来说,最后的迁移任务应该是结构和形式的仿写,内容的迁移。
这个教学过程还需要仔细思考的是采用哪一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内化语言达成最后迁移。但有时觉得迁移其实也是在应用,他们之间应该是没有明确的界限。
另外,教学评一致性的体现。设计恰当与本节课重点内容相关联的checklist ,比如有没有音乐故事,有没有演讲结构,有没有修辞语言的运用,这只是写作初稿,所以思考是不是可以粗线条一点评价标准(当然,这个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
最后,作业会布置继续polish ,用更加详细的评价标准,比如教材上的评标:
第二个就是把这个演讲作品录成视频上传班级群为world music day 做准备。回应大单元任务,形成教学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