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们,似乎都羞于谈论理想。
大抵是因为理想太丰满,而现实又太过于骨感。
月亮映照着理想,六便士折射着现实。《月亮与六便士》讲的就是这么一个理想与现实的故事。
木讷又不善言辞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伦敦的证券经纪人,家中坐拥美娇妻,膝下一双可爱的儿女,生活安稳,令人艳羡。
然而,在平淡无奇的某一天,年近四十的思特里克兰德毫无责任的抛妻弃子,只身一人去了巴黎。
大家都猜测,他是有了外遇,与情人一起私奔。
然而事实又并非如此,他只是在饱受孤独的摧残下,决定追求画画的梦想。
在巴黎,他穷困潦倒,多得蹩脚画家施特略夫的帮助,却勾引了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后又抛弃她,令其自杀。
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与土著姑娘爱塔结婚。在岛上他不停地作画,后来身患麻风,双目失明,临死前嘱咐爱塔将他最后的作品——满屋的壁画付之一炬。
在熊熊火光中,他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他毫无道德感,却因着追逐艺术的热情,逐渐显露的才华吸引着人们。
他看透了人性,妻子的虚荣,施特略夫的懦弱,勃朗什的愚蠢。
大抵因为看透了人性,他才毫无人性。他便只剩下戏谑,只追逐于艺术。
记得书中有些关于人性的独白:
有人说悲惨的遭遇会让人性高贵,这句话其实是错的。让人性高贵的,其实是满满的幸福。遭遇不幸在很多情况下,只能让人变得自私、狭隘、更具报复心。
我那时还不知道人性本来就是相冲突的。我不知道真切中包含着多少矫揉造作,高尚中又包含了多少龌龊。也许,就算是邪恶里,也可以找到优良的品德。
不得不叹服,弃医从文的毛姆,文笔犹如冰冷的手术刀般锋利。
在毛姆笔下,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婚姻家庭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的人类有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然生活形态千百种,我不否认任一存在的意义。但求无愧于心,不惑于情,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PS:又买了毛姆的《人性的枷锁》,真真是太长了,读书如抽丝哈哈哈,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