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长安城里渐渐热起来,热到七月份就进入蒸笼期,此时的人们尽情享受入夏里那些清凉的薄荷气息,轻快地过着小日子。
四季分明的长安城,开季就似逢春,盼望着每一个节气里更迭的欣喜。
我来长安城,17年了。
真正意义上的安家也有13年了。
我爹妈跟我一起安家,住在长安城,过着长安城的小日子。跟着儿女漂泊,却过得有滋有味的爹娘,让我觉得踏实。
就像长安城里敦厚朴实的青砖城墙散发着踏实的味道,你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它一直在那儿。
爹娘跟我心思差不多,跟着我,踏实比过家乡。
长安前
一座古城,我在离古城80公里的一个镇子里出生。
父母都是国企里的小职员,生一个女儿,又生一个女儿。我就是“又”的那一个。
记忆里,父亲和母亲为了“又”这一个女儿,引发的争执,造就的冲突,埋雷踩雷的点太多太多。
似乎,也算“被封建”吧!想有个儿子顶门立户。俩闺女,就算没得盼了。重复的老二,意义格外重大,重大到我需要“被儿子化”。
我爹妈也算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吧!至少,那时他们内心的卑微感挥之不去。多年后,聊到这儿,也觉得好像是我欠了他们一个交代。
所以,很多时候,我听到大人们,还有老人们,为了家族,为了礼行,为了细碎琐事,捎带嘴的话,就成了我们家里点燃的炮仗,呲牙咧嘴的火星子,照耀了我童年那些绵长的性别失望。
我爹我娘,说不起话谈不起头,腰杆子弯着,日子里处处跑风漏气,多半是为了这些个不圆满。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再大一些,当面吵得少了,也避开我们俩大闺女。但我娘伤感极了,我又顶嘴顶倔不服气的时候,她哭哭啼啼的会数落,让我长大就嫁了,没人管我,翅膀还没硬就想飞,知道指望不上也别来气我……
话说得多了,她气头过去,该是娘亲就娘亲,我心里却落了疮。
长到半大不大的时候,我曾经以为,我就把男孩子该做的都做了,还不行嘛?顶门立户,对于我而言就是多干活,尤其是累活重活。
长安后
上学,恋爱,一路开拔到了长安。
从镇子到古城,是爹妈的梦想,就像如今的海外移民,移就以为着永恒的迁徙,告别过去,奔向幸福。
况且,我们一路来到长安。离得越远,越踏实。
那个家乡里困扰他们的人文,那些卑微的男女观,在夹缝里无望的将来,那些不敢想象的女儿出嫁老年孤苦的生活。
毫无留恋的精神压迫……家乡!
我把根扎在了长安,帮我爹娘把家乡远远地抛在那些往事里。
长安城里吹着更大气更顺气的风,这风让人轻松,大城市的不问出处,似乎让人更平等,男女观变成不值一提的小事,像个民国里的笑话。聒噪纷杂的世事,再凶猛,到不了青灰厚重的城墙边,刚到护城河就无声无息的消散了。
长安的千古传奇,让生活在这儿的人们除了仰慕,更多的是安然。这底气,是一个城市拿岁月的洗礼,带给你的感知。
我爹娘放松下来,活得滋润起来,故乡的离愁轻得像烟,偶尔思量,也就过去了。爹娘吵得少了,他们经常说看开了,只有我知道,长安的秘密。
我安顿爹娘在此,只是想做一个孩子该做的返哺养老,不关乎儿女承担。
这坦荡,非长安城不可,意不透。
长安长
遇见长安,是我寻求自我真正的开始。
我不再做那个拼命证明的“被儿子”。我和赵先生,把得准彼此的脉,准备把这一生,交代给彼此和长安。
我们用犄角交战,但片刻就会休憩和好。绝不会用一件事情来折磨一生。这片土壤,生长淳朴善良,培育智慧开明。我们嫁接在这儿,是一种幸运。
而有幸,我们也膝下俩女,可我不必迁徙离开长安。此时,他乡即故乡。每一寸能为你生长的土地,都是对你的热爱和接纳。
一辈子很快,能留在这儿,倾尽芳华爱一个人,爱一个家,就是永远的长安。
长安长,无尽的长安,无尽的岁月,无尽的繁衍,倾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