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我一世长安,长读关中书院

文图/老高先生

书院门是一条书香弥漫的步行街,漫步其中,你会发现文房四宝遍布街道两侧,可谓俯拾皆是,让你闻到一股浓浓的书香味,似乎穿越回古代。

三年前,去北京旅行时,走在国子监的胡同里,顿时感觉有一股力量在内心深处涌动,甚是奇妙。古香古色的胡同气息让我忘乎所以,特别迷恋古人的书香生活。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进去国子监和孔庙,终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今年国庆期间,住在书院门的青年旅舍,让我挣翻了。虽然每天早出晚归,匆忙赶路,但是庆幸自己选中的这个地方,眼光还不错。

10月3-4日,西安都下雨,华山之行一再推迟。这也算是缘份注定,10月4日,天空飘着小雨,我决定不出远门,选择慢节奏的步行,没有了舟车疲累,白天就一直在书院门悠哉悠哉地驻留。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名气自然响当当。

昔时热闹学府,如今幽静沉寂,不对游客开放。那时,真的特别感谢拥有好运气,让我偷偷地溜进去了。

虽然仅在关中书院呆了一个小时,但院中的时间仿佛停滞了。

院中松柏青青,空中细雨飘飘,地上落英缤纷,气氛甚是冷清孤寂。院中独有行人一个,撑着伞,驻足凭吊,正享受这独特的清净空灵,这人便是我。

此时此刻,正是中秋佳节庆团圆之际,而我却独自一人处于庭木深深历史悠久的书院中,流连忘返。

在孔子的铜像前,心里升腾起久违的敬意,许是置身于这片远离尘嚣的净土中,心灵得到净化的缘故吧?

读初一时,我们开始学习《论语》十则,印象特别深刻。每个早读的时间,我们都要朗读经典必背课文。虽然当时会觉得很累,但读着读着,反而琅琅上口,喜欢上这样的文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在稍纵即逝的青春岁月里,好在我们当时没那么叛逆,能认真听讲学习。这些经典著作终于牢牢印记在我们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任时光荏苒,依旧挥之不去。

如今,面对那三尺讲堂,想象着当时学生拜先生的情景,那定是毕恭毕敬,书声琅琅,余音绕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暂时抛开迂阔的科举考试制度,回归人性本质,这些书生必定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所以能够专心研习经典,争取建功立业,早日报效祖国。

庭院深深,每次敲钟,想必钟声也会直击莘莘学子的心灵深处,以身心愉悦的状态置身于学习中,乐此不疲。

作为时光的拾荒者,我多么希望时光就这样停滞不前,让我久久驻留此地,放飞被禁锢已久的想象力,试着想象自己也是关中书院的一名学生,在晨钟暮鼓中学习和作息。

只是,时间如流水般从指缝中匆匆溜走,想抓住她的尾巴都难,更不用说停留了。

工作人员进来,发现我在院中闲逛,并没有马上要求我出去。而闲庭信步中的我,也特别感动,享受着红栏杆绿树叶的美,望着亭台稍微往上翘起的尾巴,预示着展翅高飞的意义。

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告别这片心灵净土,心里默默念着:

许我一世长安,长读关中书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路过江南看到书生 睡在杨柳岸 瓦下厅堂中谁又说起 纸上的长安 我路过长街熙熙攘攘 叫卖都宛转 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
    再见祁连雪阅读 1,436评论 6 13
  • 我每次犯相思的时候 就只能写诗 一行一行地写 写了那么多还没能消解思念 写了那么多仍然越写越想念 你嫁人的那天 我...
    租了五颗星阅读 346评论 0 3
  • 爱,就是相处不累! ——茹心 下班后,在饭堂门口溜了几圈,一个人总在想四个饭堂,去哪个饭堂吃饭呢?正想着,肩膀被人...
    茹心阅读 515评论 0 2
  • 你见过死后的“活人”吗?他们生活在第二空间,即人死亡后的存留之地。这是我第一次不能确定到底是梦,还是就是发生了的事...
    小哆儿阅读 422评论 0 2
  • 摄像机前的这位50岁男人,较之常人,佝偻的身形异常的明显,满脸的哀色,以及那有些空洞的双眸,仿佛压抑着座即将决堤的...
    渺小沙阅读 36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