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添一抹岚
晨间,看门前散落的香烬,便知日子已至农历十五。
初一十五,孩子爷爷都会给门官天官灶官各上三柱香祈福。我是少了些神心,只得三两次在初一十五那两天早起,给诸位神仙供奉香火。从前,孩子爷爷应该也不拘这些,自从去年他病一场做了手术恢复健康后,他便养成了逢初一十五供香的习惯。
日子记在我脑里,一般以星期或公历来算。有时候很佩服老人家们,年轻人问他们时日,得到的总是正确无误的农历日子。记农历日子,于他们是那样稀疏平常。所以,每每看见门前的香灰,我便知道日子已至初一或十五。
我的屋子临溪,不远处已是苍翠小山,小山升降月亮,于是,月亮就在我屋边。只需在夜里,凭栏昂望,月亮的各式姿态,总能看在眼内。有时候它安在屋前的天际,一线月,蛾眉月,上弦月,盈月,满月,这些都是农历上半月前半夜能看到的月相。而农历下半月,看月亮往往得去屋后,看着它由满月至亏,成下弦月。随后的残月,月末再现的新月,便是我极少能看到的,因为它出现在后半夜。
从前,只知艳羡月华清晖,爱其光耀千里,却从未认真了解过它的变化与运行轨迹。月相变化,循着亘古不变的规律,有迹可循。因了月在我屋旁,因了孩子喜爱月光,我才把从前初中高中都不曾认真弄清的常识理了个大概。
昨夜,孩子又拉我看月光。抬头看,十四的盈月,高远,不冷清,因为一扇扇芭蕉叶正踩着风裙裾飘飘衣袂摇摇舞于其下。长天浩然,毫无云丝,月挂当中,只觉通透,无一缕昏黄。我感慨月色的澄明。这个夏天,岭南地区,过多的雨水使得月亮时常羞答掩藏云层内。
今夜的月呢?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夜的月,也该有如银盘。
今天天气实在好。午间,太阳猛烈,却有和风吹送,闷热扫清,竟觉清爽。碧空如洗,色蓝深邃,偶有云絮,如飞流,稍稍已是另一形态。这样的热度,这样的色彩,老天若想中途变脸,难矣。如此,银盆满月应可如期而至。
总觉得今天的风,不似往日的热烈,空气也少了闷热,清晨于天台之上,那风,更是带了丝丝凉意。我心疑惑,难道,炎夏已有去意,凉秋竟已沁入。
暑相连,秋处露秋。大暑过了,接着要来的便是立秋。特意翻看挂历,的确,8月7日,农历润六月十六,便是立秋。于是,今天的风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也就说得通了。
立秋矣,秋伊始,暑去凉来,三候应和,一候凉风至。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之初,由风开始,透出一缕缕的差异,随后大地生发雾气,寒蝉叫鸣。所以,这些天开始,我应能感应到风细微的凉快了。
十五夜后,立秋临,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而今夜,月光果然如期的澄明高远,夜空无一丝云絮,数颗闪烁的星星,把月亮衬托得更唯美。
立于门前围栏边,夜风微凉,我静心融入带了些许秋意的夏夜中。只有秋的夜空能那样高远月亮能那样澄明清澈。但屋内吊扇旋转的嗡嗡声,邻居老人把蒲扇摇得作响的声音,都提醒着我,嘿,夏还在呢。
十五,秋凉,夏依旧,都无所谓了。我暗喜的是,对于生活的细微末节,我有用心在体会,去感知。
我是添一抹岚。侍家务,带娃耍,简书行;爱美食,烹美食,写美食。2017,坚持更新。已托骑士维权,转载定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