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那些“付出一生”的人,活成了最为崇高,而又最为悲苦的模样。
这句诗,不仅是对老师的写照,更是对普通家庭父母的真实反映。
有太多的父母,为了家庭和后代辛苦了一辈子,也没有享过什么福。等到了晚年,还依旧为了钱财之事儿而烦恼。也许,他们要为了子孙后代“燃烧”到了最后。
长辈上了年纪了,理应安稳退休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为了钱财之事儿而发愁呢?
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儿女的生活压力太大,根本就养不起父母,父母还需要补贴他们。这个时候,父母不就只能拖着年迈的身躯去工作吗?
大城市里面的老人,退休金比较高,而且有着诸多资产,那他们不需要继续打工,也很正常。可是,对于农村或者小城市的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退休金不高,生活的物价在上涨,那他们不就只能继续外出打工吗?
临近六十岁,还坚持打工赚钱的人,多半有这些遭遇。
一、孩子无法养活父母,父母只能去打工。
生活,永远都不是一块平地,而是一座高山。无论我们如何攀登,依旧难以翻过它。为什么呢?因为个人的力量,那是渺小不堪的。
有句话概括得很到位,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的肩上,就是一座山。
农村出来的孩子,既买不起房子,也买不起车子,只能干着996的工作,工资还不高,那他们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其他的事儿,根本不敢奢望。
父母知道孩子的不易,也明白生活的艰辛,所以他们就会继续外出打工,希望可以缓解家庭以及儿女的压力,不至于他们越活越疲累。
见到过一些退休的老人,为了赚那两千多块的工资,还需要起早贪黑地去工厂当保安。用他们的话来说,能够再赚一点小钱,就很不错了。
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选择自己的人生。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无数的普通人,在起早贪黑地过日子。
二、为了孩子能够结婚生子,父母只能去打工。
有这么一户家庭,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结婚生子,所以他们掏空了棺材本,让孩子去买房子。最后,他们还欠了一百多万的外债。
看到孩子一个月六七千元的工资,父母也感觉孩子压力山大。为了尽早还清贷款,两位已经退休的老人家,还坚持外出打零工,赚点苦力钱。
有些亲戚就特别疑惑,为了孩子能够买房结婚,这么做真的就有价值吗?
这对父母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也不知道有没有价值。我们只知道的是,孩子也不容易,如果连我们都不帮他们,难道要我们看着他们倒霉吗?”
吃肉的人,永远不懂得没得吃的人的痛苦,这是必然的。就像有钱人,总认为七位数是小钱,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七位数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普通人家的父母,除了打工,其实也别无选择。也许,苦了自己,让孩子稍微幸福一点,也算是父母为孩子做的付出和贡献了。
三、身体还行,不想宅家生活。
上述那两种父母,之所以要外出打工,就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而还有一种父母,他们坚持外出打工,其实是为了摆脱“宅家”的生活。
小区当中有一位老人,身家八位数,名下还有三套房子,可她退休后,还是在街道当清洁工,干活也特别卖力,让身边人都感觉到不解。
有人就问她,张大姐,你都那么有钱了,怎么还出来当清洁工呢?
张大姐只回了一句话:“当清洁工,只是为了让自己有点事儿做,不至于每天在家浑浑噩噩,跟外界脱节罢了。”
有一部分中产的中老年人,虽然年轻的时候积累了不少的钱财,生活的压力也不大,可他们对于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不能闲下来,要给自己找些事儿做。
生活,可以享受。但享受久了,又觉得特别腻。因此,外出体验生活,继续打工,算是一种对于枯燥生活的“调节”了。
写到最后
谈到这里,相信我们会明白一个真相,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外出打工,就只有两个目的,要么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要么是为了不让自己闲下来。
前者,一般都是普通人,没啥存款和钱财。后者,一般都是中产及以上的有钱人,只为了体验生活。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追求,这是很正常的。
但还是要说,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该戴有色的眼镜,去看待年老还出来赚钱的老人。他们对于人生和家庭的责任心,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