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德:升也,形声字。从彳( chì),惪( 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登车。如《礼记·曲礼上》:“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德后延伸指:“境界因善行而得到升华。”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
如《道德经》:“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德也指心意、志向,如同心同德。离心离德。德也指恩惠、好处,如感恩戴德。
德也指德行,即一个人的善、爱、孝、忠等品质,如《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德也指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如“厚德载物”。
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言为会意字,甲骨文像口吹箫之形,言的原义就是吹奏乐器。
言后延伸为“说”,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言也指料想、意料,如耿焯的《哭踘像》:“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
言也指言论,也指“字”,如五言诗,其实是五字诗。
本文的“言”指智者之言,即“训言”。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为智,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还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东晋时期学者、文学评论家、书法家、目录学家李充(女书法家、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之子)曾说:“甘辞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陈成败,合连纵横者,说客之言也。凌夸之谈,多方论者,辨士之言也。德音高合,发为明训,声满天下,若出金石,有德之言也。故有德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也。
总之,本文所指的“言”就是指导、警醒后世的思想成果,是训言,也是醒言、明言。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曾编辑三部小说,简称“三言”,分别指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仁者:胸怀天下苍生的人,如《墨子·节葬》:“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
仁和德有时可以共用,但它们又有区别,《中庸》有云:“知、仁、勇,天下之达德也”。可见,仁是动态的,德是静态的。“仁”乃“全德”之谓也。
《庄子.天地》:“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仁人就是“全德之人”。
勇:气也。会意兼形声字,从力,甬声。勇的原义为:“气上涌而有胆量。”
勇也指勇猛、凶猛,如《庄子-盗跖》:“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
有气力,有胆量的人也称为“勇士”,如《史记》:“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中庸》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勇又有不同区分,陆行而不避虎兕者,猎夫之勇也。水行不避咬龙者,渔父之勇也。锋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顺大难而不戄者,仁者之勇也。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有大德之人一定有传世训言,有传世训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本章谈“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德”与“仁”有所区别,但通常通用,“为政以德”即“为政以仁”。德通常也称为“仁德”。
对于“德”的定义,不同学说相差无几,《庄子》云: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朱熹曰:“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实际上本章所谈的就是“仁”与“智”与“勇”三者之间的关系。仁、勇、智,“仁德”包涵勇德,智德,仁者高于智者,智者高于勇者,也就是说勇不如智,智不如仁。
仁者比勇者的境界高很多,孔子的弟子中,颜回是仁的代表,子路是勇的代表,孔子对待他们的态度可以看出,孔子更重视仁者,比较不在乎勇者。
仁者往往有勇有智,智者立言,丰富我们人类的文明宝库。“文章千古事”,思想的传递要靠文章。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言”,就好比是一棵树的种子。
仁者一定是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如果他又有留下传世的思想成果,那么他就具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了。
如果把仁者比喻成一颗大树,那么立德就是树干,立功就是果实,立言就是种子,他就“永垂不朽”了。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宋代的杨万里在他的《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诗中云:“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清代散文家管同在他的《<方埴之文集>序》中云:“古之所谓三不朽者,首立德,次立功,又其次乃立言。”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为很多后世仁人志士终生追求的目标,很多人取名为“三立”或者“立三”,如相声大师马三立、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一生被开了四次追悼会的革命家李立三等。
叔孙豹和“三不朽”
孔子提出过“德、言、勇”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最早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是叔孙豹。
叔孙豹的先祖是叔牙,叔牙也是叔孙姓的德姓始祖,鲁桓公生老大子同、老二庆父、老三叔牙、老四也是老小季友。
庆父是庆姓和孟孙姓始祖,季友是季姓和友姓始祖,子同即鲁庄公,生子般。前662年,鲁庄公得了重病,向三弟叔牙询问继承人的事。叔牙回答说:“庆父有才能。”
鲁庄公又向四弟季友询问,季友回答说:“臣会以死来事奉子般。”鲁庄公说:“刚才叔牙想立庆父,怎么办?”
季友就派人用国君的名义跟叔牙说:“喝了这个,你的后代在鲁国还可以享有禄位;如果不喝,你死了后代也没有禄位。”
叔牙含着眼泪喝下了毒酒,鲁国立叔牙的长子公孙兹为叔孙氏。从此,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朝政,被称为“三桓”。
叔孙豹(?—前537年),姬姓,叔孙氏,名豹,春秋时鲁国大夫。“三桓”之一。早年流亡齐国。
公元前575年,鲁国实际执政官季孙氏召叔孙豹回国,成为叔孙氏的继承人,进入了历史舞台,成为杰出的贵族外交家,提出了“三不朽”的著名学说。
公元前537年,叔孙豹病危,庶子竖牛为乱,叔孙豹被活活饿死,谥号为“穆”,史称叔孙穆子或者穆叔。
《左传》记载:鲁大夫叔孙豹回答范宣子问什么是死而不朽时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叔孙豹所谓的“三不朽”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事功、言论的任何一个方面有所建树,传之久远,他们虽死犹生,其名永远立于世人之心,才是不朽。
叔孙豹虽没有留下系统的社会思想,但他的“三不朽”之说却代表了这一时期社会思想的时代精神,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叔孙豹三不朽之说,同时也表现出中国人的一种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即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社会、对他人做出有益的事业,这样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可以死而朽,但他所建立的德、功、言则可以永垂不朽。
支撑叔孙豹的三不朽之说的观念是认为一个人不应一味地为其自身而活着,而应为社会大群体着想,对他人、对社会群体有善意、有责任感,其道德、功业、言论才具有社会价值,才能由不为后人所忘却而得以“不朽”。
“三不朽”是中国人传统的人生信仰,被中国历史上的精英和众多有学识的人所信奉。
有副著名楹联:“五百年间气,三不朽伟人。”能做到死而不朽,可谓伟人。
叔孙豹精通礼乐诗书,在外交方面表现得非常优雅、从容、不卑不亢。
在人格方面,叔孙豹不顾个人安危,置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曾被晋国大夫索贿赂,他宁死不行贿。
叔孙豹曾在晋国被扣押,他担心国家安危,宁死不逃跑,他的高风亮节十分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