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的人一定能说,能说的人未必有德。有德之人也一定爱说,不爱说,也是不仁,因为你不愿意帮助别人啊。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有德之人,一定能讲出道理,有阐发道理的名言警句;反过来,能讲出道理的人,却不一定有德。同样,仁者一定有勇,而反过来,有勇的人,却不一定是仁者。就是说,德可以兼言,言不可以兼德;仁可以兼勇,勇不可以兼仁。用数学名词来讲,德是言的充分必要条件,言是德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仁是勇的充分必要条件,勇是仁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有德之人,一定能说。因为德是内,言是外,张居正说:“和顺积中,而英发于外,敷之议论,必然顺理成章而可听,是言乃德之符也。”和气顺理的思想感情在心里,自然散发出英气正气,说出一番议论来,顺着那道理,自然成文章,人人爱听,所以言语是品德的符号表现。
反过来就不一样了,能说的不一定有德,他说的话,他自己都没有认真对待,没有自己先践行,甚至自己都不信,他说话是为了说服别人,是怀有影响他人看法和行为的目的。因为他觉得这个道理,这个逻辑,可能能说服对方,他就把这个道理,这个逻辑搬出来。而这道理,这逻辑,对不对,成立不成立,他自己并没有认真想过。如果搞不定,他马上回搬出另一个逻辑,另一番道理。所以他说的,都不是自己心里自然散发出来的,是很据情况在外面搬来的。这个可别以为是说别人,我们自己就经常这样,因为说服他人,操纵他人的目的太急切,就经常自欺欺人,而且习惯于自欺欺人,说一些自己都不信,不做的道理。所以每跟人讲一个道理之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这话,我自己信吗?
二、这话,我自己愿意照着做吗?
养成问自己这两个问题的习惯,是很好的修身方法。
有德者,不仅能说,而且必须爱说。不爱说,也是不仁。荀子有一段话,把这个问题更推进了一步:“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心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如果你以贤明的先王为榜样,传承文明礼义,结交饱学之士,却不爱说话,那你一定不是诚士,你心不诚!没有诚意去帮助他人,没有诚意去推动社会进步。所以有德的君子,一定有志于言,心安于言,快乐于言,所以君子一定要为大家辨明是非。这就是现在说的公共知识分子了。是君子,就一定要做公共知识分子。蜘蛛侠说:“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有知识的人也一样,知识越多,越有责任把知识贡献给社会,这就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说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是宋儒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再说仁者必有勇。张居正说,勇是仁之发,仁者虽然不以勇敢自许,但是心无私曲,正气常伸,临事之际,自然见义而勇为。勇者就不一定了,他可能一时血气之勇,和仁没有关系,甚至是不仁。
我的《论语》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中华书局出版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注,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出版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中华书局出版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