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我记得这句话出现在高中的语文课本里,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纪念刘和珍君》。
至于为什么会想起这样一句话,这和成为母亲的一段时间以来,有感于对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坚持以及和孩子之间的小小博弈有关。
当然,用这句话来比喻教育孩子成长可能不是很恰当,有些悲壮。可是想一想,道理也是大抵如此。如果让每一位父母去诉说教育孩子的辛酸,可能都会滔滔不绝又会欲言又止,幸运都是相似的,不幸运的都会各有各的不幸。
试问,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过“棒子多肉”的血泪史呢,每双父母,没有过和孩子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抗战史呢。有多少孩子在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有多少孩子也早已经付诸行动,有多少双父母深夜无眠,只为孩子的年少无知,深恐误入歧途,毁其一生却永远没有回头路。有多少父母,奋斗半生,在赢得生前身后名后转过头,却发现孩子当初被丢在半路,现在想去寻找那份亲情,恍惚间一切都是空。
对孩子的教育,也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而这一小块,足以让为人父母得之欢喜。
我们会发现,在经过一段艰苦卓绝的坚持后,会在尘埃中开出欢喜的花朵。在某一时刻,我们可能会为了孩子身上那一点点而欣慰,雀跃,这一点点,也许是沉默的打破,也许是一扇门的敞开,也许是一句久违的关心的话语,也许是在你目送他远走时候,留给你的伟岸无言的背影,你正沉浸在无言的无奈中,他的悄然转身,向你挥一挥手,早已经足以让你蓦然惊喜,热泪纵横……
记得看过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采访作家麦家的一期节目中,麦家谈到和他儿子长达几年的不交流的相处模式,透过屏幕,都能看到这位作家也是父亲的苦楚。我现在忘记了,那时候我是否已经当了妈妈,只记得心中有一种恐惧感,想如果我的孩子将来也会和我如此相处,那将是多么痛苦的感受。最近也在看《小欢喜》,三个家庭,三个孩子,三双父母,都代表着当今社会的的普遍原生家庭现象。剧情不述。当然每位父母都想让孩子优秀,像剧中英子那样,非清华不上。但如果让孩子每天挣扎在登顶与崩溃的边缘,我宁愿选择让孩子成为海青的儿子方一凡,因为他阳光,健康,热爱生命。
阳光,健康,热爱生命!我想这是我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向。这也应该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因为我坚信,阳光健康的孩子,品质不会差,他只要肯努力,学习也不会差;生命是平等的,热爱自己的生命,同样也会热爱别人的生命,不伤自己,也会关爱他人。好了,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妈妈告诉你,余生很长,你可以尽情往前走。
我会在你成长的途中,做好引路人,但也请你原谅妈妈,妈妈的智慧有限,只能在我所及的视线和视野中,告诉你正常的道理,或是别样的感悟。就像今天,在所有小朋友都围着一个小兔子,以取笑玩弄兔子为乐时,你也参与其中。当看到小兔子从桌子上掉下来,你发出和其它人一样的笑声。孩子,妈妈几次想拉开你,但你不听。我只好回到家告诉你:不要那样做了,因为兔子其实很可怜。我不说太多,因为你慢慢长大就会懂得,生命需要尊重,每个人都要心怀悲悯。同时,千万不能成为恶的拥众。
我不知道,我会花费多少木材,才会将你,我的宝贝,变成带有温度,厚度的有价值的煤,但为了我们能够一起温暖寒冬,我愿意陪伴,愿意学习,愿意付出,就像我现在在你熟睡之后,轻轻码字,写下的这些文字,若干年后,唯望你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