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有一个常设专题展览,以“大唐遗宝”为主题,展示了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珍贵文物。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陶瓮,开启了一次重大考古发现的序幕——
在“大唐遗宝”展的入口处,摆放着两件陶瓮和一件提梁银罐。两个陶瓮大小相同,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提梁银罐通体素面,盖子中间有一个花蕾,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这里展出的文物全部出土于这三件看似普通的器物之中!
1970年10月5日,国庆节过后的第四天,西安市南郊友谊西路南侧的水文巷2号,一个公安局的收容所正在盖房子挖地基。在房子北侧的基槽内,挖到80厘米深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大陶瓮,西侧还有一个银罐。
根据发现人员的回忆,陶瓮的口上盖着银渣,当时已破碎,便被丢弃了。他们打开陶瓮一看,里面装满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瞬间意识到这是古代的文物。于是,他们立马打电话给西安市文物管理处,接电话的同志正在一个人值班,不能离开岗位,无法前往现场;随后,他们打电话给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革委会主任延文舟得知此事后,立即派杭德州、王玉清等人前往。
赶到现场后,文物已经搬到室内,并且从陶瓮和银罐内取出。根据在场的民警介绍,体积较大的文物装在陶瓮里,体积较小的文物装在银罐里。但是,具体怎么装的,已经说不清了!
第一件瓮
提梁银罐
这一重大发现,引起革委会主任延文舟的高度重视,马上决定对基建现场进行全面考古勘探。当天下午,雒忠如扛着一根洛阳铲,前往基建工地进行勘探。
10月10日下午5点,雒忠如在勘探的时候,洛阳铲打到了一个陶瓮上。临近天黑,他没有声张,留下了标记。第二天一大早,在雒忠如的带领下,吴镇烽和韩伟一起前往现场。按照田野考古发掘的操作规程,先布好探方,然后再挖掘,去掉扰土层,找到坑边缘,一层一层仔细地清理。不到一个小时,陶瓮就露出来,肩上有一个被洛阳铲打破的洞。
这件陶瓮在第一件陶瓮北边约0.8米处,两件陶瓮和一件银罐埋在同一个坑内,深度约1米,南北相对,高低错落。当时,第二件陶瓮口上,也盖着一块银渣。瓮内积满水,显得很沉重,用粗绳捆绑,十几个人用木杠抬上地面。为了满足现场人员的好奇心,大家围成一圈,打开陶瓮盖子,从水里捞出银盘子、银盒子、银碗、金碗、金盆、金杯、金走龙、银铤、银饼、玉镯、镶金玛瑙兽首杯……
第二件瓮
经过统计,在两件陶瓮和一件银罐中,总共发现了1000多件唐代文物,包括各种金银器271件、银铤8件、银板60件、银饼22件、中外钱币466件、玛瑙器3件、玻璃器1件、水晶器1件、白玉九环蹀躞带1件、玉带板9件、玉镯2件、金饰品13件。另外,还有金箔、麸金、宝石、玉材、朱砂、石英、琥珀、石乳等药物。其中,有3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有数十件被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这里出土的金银器代表了唐代最高的制作工艺水平,让我们对当时的金属冶炼、机械设计、加工、焊接等方面都有了直观的认识;这里出土的银铤、银饼和银板上面留有文字,涉及到年号、地区、赋役种类等,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代的经济制度;这里出土的很多文物具有多种文化因素,有些直接来自波斯萨珊、东罗马、中亚粟特和日本等地,反映出丝绸之路上多种文化碰撞、融合、创新的过程。
从1970年,到2020年,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文物,已经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转眼之间,50年过去。在西安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再也没有发现过类似的窖藏了!我们不禁要问:在西安的地下,还有这样的陶瓮吗?
凸圈纹玻璃杯
镶金玛瑙兽首杯
掐丝团花纹金杯
鸳鸯莲瓣纹金碗
鎏金双狐纹双桃形银盘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壶
赤金走龙
银饼
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