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早年曾率众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任掌书记。历任地方通判、提点刑狱、转运副使、安抚使等职。多次上书力主抗金复国,皆不为所用。后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达二十年之久,晚年出任浙东安抚使及镇江知府,不久去位,忧愤以终。词风豪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存词六百多首,为两宋词人之冠。有《稼轩长短句》。
鉴赏:词人被罢官闲居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后,在博山寺旁筑起了“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博山到信州的路上,这首词就是其间路宿王氏庵时写下的。
上片描绘了一幅破败的王氏庵图: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是风雨交加,将破旧的糊窗纸吹打得噼叭直响。环境非常恶劣,令人毛骨悚然。“饥”,说明屋子里烟火断绝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翻”,形象地表现了蝙蝠与其他鸟类飞行样子的不同,用词十分精当。而这萧瑟的景象正应了词人孤愤的心情,为后面抒情做了铺垫。
下片抒发感慨。独宿在这破屋里,词人的心境也分外悲凉,加上这样的天气,可知人是无法安然入睡的。既然夜不能寐,词人便回思往事,心中抑郁难平。辛弃疾曾为抗金事业而奔走于江南江北,可谓是鞠躬尽瘁,但却得不到统治者的有力支持,最后落了个罢官而归,在抑郁中蹉跎了岁月。虽然已经满头华发,他北定中原之志却仍然激荡在胸中。所以在这秋宵梦醒之际,他眼前浮现的是万里故土。词人那一腔拳拳的爱国之意和报国之情,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