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本非常枯燥的书。
这是一本标题不太吸引我,而内容更不吸引我的书。
这是一本,假如没有Scalers早起读书现学现卖小组,我可能会买来装逼、但永远不会翻开第一页之外内容的书。
我能够读完这本书,大概全是为了面子。因为它对我来说,真的有点难。
2
1月3日起Scalers的读书小组开始读《大脑的未来》。书的全名叫做《大脑的未来—-神经科学的愿景与隐忧》,科学出版社出版,新生物学丛书。
作者的表达方法经常是:先引用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对于某个观点的说法,赞同或否认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然后再表达他自己的观点。书中每个章节的参考文献都有几十篇。
而我的问题是,经常在看完一个段落时,完全分不清楚作者到底是同意这个人的观点还是反对它,于是不得不重新回过头去再看一遍。但是通常,再看一遍仍然看不懂,最后不得不再看好几遍。
以往这样的书如果不小心买来了,我都是将它束之高阁或者直接当废品卖掉的。而这一次脑子抽风般地跟着看了几天。一开始看15页需要2个小时以上—-因为中途总是动不动就跑神了;即便到最后,我看完20页(一天的进度)仍然需要45分钟以上。
当我终于赶上进度的时候,每天早上听Scalers的讲解,就觉得很有收获。
他说:人不能只做那些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事情,不要用兴趣去驱动自己的学习,而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开始总是容易的,而越往后,就越没有舒服的事。
然后我忽然意识到,我的问题,与其说是犹豫不决,不如说是:总是倾向于逃避困难的事情。就好像每一次,有一堆困难的事情摆在我面前时,就总想缩回我的龟壳装死。可是,不会有别人能够替我去解决我的问题。
3
即便经过了讲解,整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仍然不多。但是有印象的部分,印象足够深刻:
1)惯化
涡虫头端的凹处具有感光细胞,可以避光,也可对触碰和化学梯度做出反应。被玻璃棒触碰后,涡虫会蜷成球形,这是它对危险的反应。然后它会缓慢而小心地展开。再碰一次,它会重复这种反应。然而,如果触碰重复足够多次,反应会逐渐衰减,最终涡虫不再反应----它已经习惯于玻璃棒的刺激而不视其为威胁。这一过程称为”惯化“,这是神经系统的一种通性。
从早起穿衣的动作开始,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这种”惯化“。开始我们相当清楚地觉察到衣物对皮肤的摩擦,但是很快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
发生”惯化“并不仅仅是因为动物疲倦或者耗尽了某种化学机制,而是一种基于经验进行适应的方式。”惯化“决不永久地改变行为:时间隔得足够久,原来的反应就会重现。
我自己看到这一段时并没有太多感慨,碰巧Scalers讲这一段时我也没有听到。之所以对它印象深刻是因为他后来写了篇文章专门讲惯化。我如同以往打开任何一篇公众号文章那样,打开那篇文章扫了一眼:太难了,看不懂,没意思,然后点击关闭。
关上页面的一霎那忽然反应过来,我好像一直都没法在手机上看稍微有点复杂的内容。一模一样的文字,纸质书我可以看得津津有味,电脑上勉强能够读懂,而在手机上常常就会觉得太难了不看了。
所以,真的没法在手机上看这样的内容吗?然后打开文章慢慢地仔细读了一遍。恩,没问题。我只是”惯化“了。
2)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包括近期情景记忆的丧失,好比”我把车钥匙放到哪里去了“?和”我啥时候去市场购物了“?对这样的小事的失忆一点点家中,例如,忘记了本该熟悉的名字和地点,同时常常伴随着迷惑、抑郁、焦虑和愤怒,甚至时常错疑邻居有盗窃行为。该病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恶化的、往往十分漫长的过程,结果需要永久性的住院照顾。里根在20世纪80年代任总统期间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他的病情不断恶化,但一直活到了2004年,这表明了生命可被延续得颇长,然而这种后期生命是否值得活还是有争论的。失去记忆,甚至连自己的丈夫、妻子或孩子都认不出了,阿尔茨海默病让患者和照顾他的人们感到如此绝望。
据称,在80岁的群体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以及,现存的所有药物病没有很有效的治疗能力,反而有很多不良反应。
我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病症,但之前从没有觉得这个病症如何。而在看到这段文字时,想象了下自己七老八十的样子,每天醒来不记得前一天发生过什么事情,不认识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谁;又或者是身边的某个亲近的人变成了这个样子。然后忽然觉得一股彻骨的寒意:没有记忆地活着,好像是一件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而被亲近的人彻底遗忘,好像也真的很绝望。
衰老和死亡的过程无可避免,可是等到老了以后才计划怎么才能让将来的日子更好一点,好像来不及了。
3)苯巴比妥盐、氯丙嗪、丙咪嗪、百忧解......
这些都是风行一时的精神类疾病的治疗药物,可是一段时间后(通常是10年甚至20多年以后),各种未曾预期到的严重的副作用开始显现。
Breggin坚持认为,你所服用的药也许才是问题所在,也的确有很多确诊的病症其原因属医源性----病因恰恰是那些支持生物精神病学的人所开出的药剂。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个容易忽视的事实:像美国这样的工业化社会,致死原因中医源性失误排名颇高。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吃了将近一个月的西药,连续大半个月情绪低落睡眠不佳肠胃不适,药品所含的激素估计有比较严重地使人抑郁的倾向---停药之后所有的症状就都消失了。然后,最近热衷于刮痧的同学转发了一篇刮痧治好了两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文章。看完之后我对先生说:如果有一天,我很倒霉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千万别给我吃那些乱七八糟你没听过名字的药或者在大脑哪里切掉一块,一定要先送我去XXX那边刮痧。治不好的话,刮痧最多当成被人打了十几顿(或者几十顿?我也不清楚,每次刮两三个小时之后一整天不吃饭,想想觉得骨头和胃都疼),至少不会从此真的痴呆或者生出来一个新的病。
但是,即便刮痧真的能够包治百病,日常生活中我仍然不可能一遇到什么事情就去刮痧。因为过程太痛苦,而我们总是期待更快更轻松的解决方法。
生病常常不是一天的结果,日积月累千头万绪。可是治病,我们却总觉得应该是一个按钮解决所有问题没有任何痛苦。怎么可能。
4
看这本书的每一天,我都很佩服自己:我从来没看完过这么难看的书。但是每天精力有限,阅读和听讲就消耗了很多精神,等到提交阅读笔记的时候就不情不愿。于是我经常不写笔记,写的话也基本不超过三条----完全是为了应付交差。
忽然有天看到一个熟悉的小伙伴的笔记,很长很长,并且每天都提交了。我知道她比我忙得多,奇怪人家哪来的时间,才发现人家路上都在看。
再后来有一天,Scalers早上开讲前说他舌头肿了可能有些词发音不准。然后我忽然反应过来:讲的人比听的人一定更要辛苦得多吧,至少他每天都必须在那里,而不能说最近我身体不好(这是我过往最喜欢用的借口)接下来两周暂停。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每天带领大家读书这件事好像实在没什么经济收益,明显跟讲课差远了,但投入的时间却更多;那么更大的可能是,每天读了书给大家讲这件事,讲的那个人收获最大。
每次当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的时候,总能发现,可以更努力的空间还非常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