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珍珠兰
2018年3月11日 周日 晴
今天,我和同期参加工作的好友一行五人,结伴同游福州城内著名景点乌山。
福州乌山,也叫道山、乌石山,位于福州市中心,面积27公顷,海拔86米,与福州于山、屏山鼎足而立,故福州自古别称“三山”。
九点,我们汇合乌山路的天皇岭景区入口处,沿石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迎春绽放的桃花、山樱花和茶花,尤其是山樱花,繁花满树,蔚为壮观。
根据导览图指示牌,景区分布有道山亭、吕祖宫、道山观等古建筑群落,有唐代至清代摩崖石刻群,以及千姿百态的奇石古树群。景点之多,分步之广,一时半会儿也游览不完,于是,我们随意游览,边走边拍。
乌山上可谓是步步皆景,小道旁鲜花盛开,一只貌似天堂风蝶,微微张开翅膀,停落在树叶上不肯离去。
山上树木郁郁葱葱,道路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相互交错。
石天景区内种植了很多的榕树,据说爱好古榕的市民为其中的几颗榕树命名。这是三株古榕树盘生在一起并蒂同根,环抱着岩石,互相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三个老朋友长年矗立于此,和睦而融洽。
说起福州榕树,而这得益于北宋福州太守张伯玉大力推行“编户植榕”。相传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四月,62岁的张伯玉从绍兴转任福州太守。他到任时,正值夏天,酷热难耐,病患者多。当他了解榕树既可抵御灾害,又可美化环境的特性后,就采用“编户植榕”办法,提倡每户植榕,辅以奖惩措施。在他大力推行下,一时福州植榕成风,种下了数以万计的榕树。20年之后,福州出现“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壮观景象。因此,“榕城”福州由此而得名。
乌山亭是应景新建的一座长廊式亭子,也是游人歇息小憩的好处所。
百炼石,“女娲补天余,坠此百炼石”是宋朝李弥逊《游乌石山饮鸦浴池》中的诗句。
步行至道山亭。相传宋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认为乌山前际海门,回览城市,可与道家蓬莱仙境媲美,故改名为“道山”,建“道山亭”,后邀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永留史册。
位于道山亭旁边的“道山亭”篆书,传说为程师孟所书。
天章台为乌山三十六奇之一。篆刻是宋熙宁年间,闽郡郡守程师孟的手迹,比喻此石如飞来的天赐印章。各朝文人墨客常到此饮酒和诗为乐,在天章台四周的崖石上,留下了不少感怀的诗词。
黎公亭,位于道山亭西侧的石岗上,是后人为纪念抗倭名将黎鹏所建。黎公亭西侧有一巨石,其三面均有题刻,正面是王倩的“寿”和“旧涛园”题刻。
顺着道山亭旁边小路而下,一块岩石上刻“乌石在,黎公在”六个红色大字,俗称黎公岩,于嘉靖初镌刻。
一看到先薯亭就被吸引了,莫非跟薯类食物有关联?果然,这个亭子是为了纪念最早引种及推广番薯种植的归国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明万历年间,福州大旱,百姓险入饥荒之中,正在菲律宾经商的长乐华侨陈振龙见到当地的红薯易于种植又可充当粮食,便冒险将菲律宾视为“国宝”的红薯种苗藏在毛竹筒和篮子中带回了福州。试种成功后报告福建巡抚金学曾,由其教导百姓种植,从而拯救了饥荒中的灾民,进而推广全国。所以,把红薯称之为番薯,来自“舶来品”的缘故。
2008年4月,先薯亭修复后,时任福州文联主席陈章汉撰写了《先薯亭记》碑刻。
东壁亭为元代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
“天秀岩”是元代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题。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起义军逼近福州,人心浮动,元太子为拢络人心,特书“忠孝文武”四个字赠燕赤不华,鼓励他效忠朝廷。燕赤不华将所赐字镌刻于岩石上,并以得天独厚自诩,故名“天秀岩”。
整个天秀岩有多副摩崖石刻,有明朝三朝首辅叶向高也曾留下草书诗刻一首。
“望耕台”三字是清乾隆年间福州郡守李拔所题。明清时期,山前是南国水乡的万亩田畴,李拔在此眺望耕种的农民心生怜悯而题名,并建此望耕亭。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十二点,上山的游人也多了起来。由于时间仓促,此次只能是随意游走一下,我们约好下次再来深度游览,慢慢体会,感受乌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