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和解,与金钱链接
接受父母如实的样貌,对父母说“是”,把对父母的爱从盲目的、忠诚的转化为光明的、理性的,这也就意味着你真的从小孩成长为大人。
“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个特定的年纪,而是到了某个年纪,孩子成长并抛弃孩子气的事”——《暮光之城》贝拉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区别自我与父母,就能拥有与之不同的财务状况
【案例】作者总是在比赛中要得第一了,结果发生意外,没有得到第一。后来了解无意识之后,才知道,是爸爸从来没有成功过,所以他也不允许自己成功。
我们头脑里面有许多以为是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我们的很多判断和选择,还有行事时的作风,事实上都是小时候无意识中从父母那里承接下来的。
【练习】拿出纸和笔,写下父母的主要特点、态度、习惯,还有你对他们的抱怨和批判,以及他们让你恼火、钦佩和尊敬的事情。逐一问自己“我是不是也这样?”结果会让你发现,你和父母有多像。
想象自己对父亲和母亲说:“我有点像你”,这句话能让你放松。
一旦你接受自己和父母多么想象的事实,你就可以凭着意识去选择清理:哪些保留,哪些收进角落,哪些丢弃。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接纳真实的父亲,建立新的财富通路
我们的内在都是有空缺的,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因为如实的自己而得到爱和尊重。我们从父母那里接收到的讯息是“你必须成为我的希望的样子我才会爱你”“你必须活出我的期待我才会爱你”。我们必须要证明自己,我们呢必须去赢得别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爱。造成了内在的空缺。
为了填补这个空缺,我们用了很多方法。“拜托,请让我对自己感觉好一点”“请你让我感受到爱”“请你让我觉得受到尊重”“请你让我感觉我很重要,我是被需要的”
或者用食物填补。有的人用性爱,有的人用权利,有的人用金钱……
【案例】女孩不值得拥有足够的金钱
有个女孩用尽方法都无法与金钱建立很好的链接,因为父亲不重视她,当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如实的样子是不被接受的。她感觉自己像个受害者“我很可怜,我不值得拥有足够的金钱来过舒适的生活”。
奥南朵告诉这个女孩,这些都不是她的,是她父亲的。你没有办法换掉父亲,能做的只有成长,去挣脱那个无意识的孩子的故事,这样才能开始自由享受她的人生。
其实,她的父亲是爱她的,只是用了不一样的方式。·
她必须做一个选择,要么继续对父亲生气,或者去看到更大的全貌:父亲就是这样的人,这就是他学习到的,他有自己的局限性,这是他的事。
【案例】购物狂
有个四十多岁的男士,花钱大手大脚,喜欢买很多没用的东西。很显然,他在用金钱填补自己内在的一个空缺。
奥南朵问他“你小时候发生什么事,有觉得受到父母的尊重吗?或者你觉得必须更好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他小时候家里四个孩子,是唯一的男孩,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很严厉,从来没有称赞过他。无意中,男孩在家里承担了过重的责任。父母的期待全在他身上。无意识中他接收到的讯息就是“我不够好”。
奥南朵说“你妈妈眼里没错,但不代表她没有认可你。她就是那个样子,她没有办法呈现别的样子。那是她的事,不关你的事。你必须告诉小时候的自己‘我已经够好了‘’””。“你已经够好了,你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非常重要”。
【案例】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儿子大江光却是有智力障碍的特殊孩子。却发现孩子对鸟叫特别敏感,就对他进行音乐方面的引导和细心培养。后来大江光成为了作曲家。
事实上,大江健三郎的父母也非常有爱,小时候他厌倦上学,在森林里迷路了,三天后才被人带回家。父母没有责怪他一句。听到他说自己成为不了名人,父母就带他去名人家里感受。
【接纳真实的父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