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受的学校教育——初中、高中都是分数、成绩的比拼时代,自己也不曾出类拔萃过,最多也是上等中的第三类,所以,在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我永远觉得自己只能压力重重。
换句话说,学校教育带给我的更多是恐慌、害怕、忧虑,直至今日,我还会做一些考试前准备不足而忧心忡忡的恶梦。
而立之年,我依然困惑无限,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无法解决。
所幸的是,大数据时代,网络时代,让我能听到这本《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书,其中有很多新的观点和内容是我从未了解过的。
它解释为何传统教育下的学习总陷于被动?
分析如下:
一是过于关注学业成就,忽略相关性差距。(关于相关性差距,它的解释就是:我们学到的知识,对生活到底有什么作用?能解决哪些问题?)
二是过于关注了解性知识,忽略知识内涵。(“了解”,就意味着需了解表面知识,而不用特别深入地理解。)
三是过于强求专业知识,忽略生活相关知识。(它认为:基础教育应当塑造业余的专家,而非一定要塑造深厚的专业知识。业余的专家能够自信地、正确地、灵活地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反思自己:我现在是教育行业的一员,而我对于如何真正地教育孩子、如何教孩子更好地掌握学习这一技能等等,都要边学边摸索。那我在大学所受的专业师范教育,到底学了些什么,为什么学的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问题。现在想来,那近二十年的学习效率真是太低了,这当然不是说你们,而只是就我个人来讲。因为我是个思考力很弱的人,思维缓慢,不善于表达。
有人一定会批判我,学习和教育哪能如此短视,学校教育的知识哪能一下都教会你运用到社会实践。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在不断改革,朝着更科学的方向改进,不是吗?
关于这本书,还有很多东西不懂,那是因为我的知识面、思维面的狭窄所致。
在最后,它说到一个问题:哪些能力是闯荡未来世界所必须的?
它的回答是: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普遍重要性的个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它更关注人们如何更好地应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包括家庭角色 、工作角色等。
信息爆炸、数学化和全球化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复杂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这远远超过了对父辈时代的要求。
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到底该学什么,该教什么,如何才是真正的学习。
不仅是作为一个学习者,我自己要加强培养自己在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的个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还要教育孩子们如何培养这样的综合能力,因此,我感到学习和培养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是唯一能改观自己的途径。
唯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用事实说话,才能更有效地教别人如何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