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西吉的洋芋粉条的人都会觉得原来洋芋粉条这么的好吃,甚至超过了红薯粉条。
我的印象中,红薯粉条是最好吃的粉条,尤其是用来炖肉,那个香啊,小时候的记忆便牢牢的嵌入脑海中,一直没有被其他粉条替代,直到参与了驻村工作后,吃了当地农民大哥用土豆淀粉做的粉条,才知道了原来洋芋粉条更加的好吃。它需要提前用冷水泡上半天,无论是炒素菜还是做烩肉,无论是涮火锅还是炖羊肉,都是不可缺少的食材。它的顺滑有弹性,令人愉悦,特别是洋芋粉条特有的土豆清香令人难忘。
为什么西吉的粉条那么好吃?我推断根本原因是这里的洋芋好,洋芋好最根本原因是这里的水土好。西吉自古贫瘠甲天下,但特殊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当地盛产最好吃的农产品——洋芋。原产地的洋芋分红皮和黄皮洋芋,淀粉含量都很高,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都非常的好吃。用农村的大铁锅柴火灶,填一把柴火,吹一口“仙气”,便能煮一锅洋芋,洋芋熟的时候,满灶房都是清香,掀开锅盖那一刻,蒸汽飘散,你会看到那些裂开了口子的洋芋,沙沙的,喷香喷香的,会馋的你满嘴淌哈喇子。在乡村,还有种吃法更令人向往,那就是如今不常见的“锅锅灶”。所谓锅锅灶,就是在地里田埂上挖一个土灶来,上面用土克拉摆起来,摆的高高的,然后炉洞子里捡柴火烧,把这些土块子都烧烫烧热以后然后,把土豆埋到炭灰里,再把上面的土块砸到炉膛里头,埋在土豆上面,什么时候闻到土豆香味儿了,扒开土灶里的土坷垃,就可以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洋芋蛋蛋了,这就是“锅锅灶”烧烤法,这也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中,干活不能及时回家,就地把土豆烧烤一下,解决饥饿问题的智慧。如今“锅锅灶”已成为吸引外地游客品尝本地烤洋芋的一个趣味项目,也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关于洋芋粉条的做法,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过去,西吉人是不会做粉条的,但是这个地方又盛产土豆,土豆的淀粉含量比较高,做粉条是非常好的。直到红军长征会师于将台堡之后,情况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当年红军路过西吉,在将台堡这里会师以后,不能继续跟着部队继续长征走的伤病员就留在西吉将台堡附近的村庄,红军战士住在百姓家,有的红军战士会做粉条,于是他们一边疗伤,一边教当地农民做土豆粉条,做法一直传到今天。后来人们把西吉将台堡的粉条叫“红军粉”,还注册了商标。当然了,商标只是一个噱头,一个代表性的商标,粉条做法大致都一样,所以当地的粉条只要是手工做的都还是非常好吃的。如今西吉粉条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也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过去洋芋卖不上好价钱,所以农民的收入还是很低。如今就有所不同了,以西吉县马莲乡为龙头的乡镇干部带领着农民创新农业生产模式,采用大棚种植方式,每年在五月底新鲜土豆就上市了,能卖到每斤4~6块钱,过去那不值钱的土豆豆,如今都变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金蛋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