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喧哗与骚动》福克纳的代表性作品,主要以康普生一家发生的事情为情节展开叙述,运用意识流的手法,突破了传统的叙述方式,达到了创作上的艺术高度。而这种手法,在20世纪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作家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是一部意识流小说,作为现代主义小说,意识流自身带着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语言,试图传达出深刻的含义。事实上,作为意识流的代表性小说,《喧哗与骚动》夹着晦涩的语言和美国西部风景描写横空出世,相对于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来说,即使读懂了语言,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所要,总的来说,这部小说比较难读懂,且比较难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含义,语言比较混乱,读者甚至会发现一些句子前言不搭后语。借助译者李文俊的序言及一些注释,读者可以慢慢试着去了解这一类型的小说,渐渐理解其中的涵义。
一 《喧哗与骚动》的意识流体现及主题思想
《喧哗与骚动》的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小说第一部分是康普生家的小儿子班吉的自述。班吉没有思维能力,脑子里只有感觉和印象,而小说中的叙述也是逻辑不清,语言混乱的,后半部分甚至没有标点符号,异常奇怪。这一部分主要以班吉为主角,以他对家庭发生的事情做出的含混的描述,为整部小说开了个头。班吉是一个白痴,非常依赖姐姐凯蒂,因为凯蒂对他特别好,不让其他人欺负班吉。后来当凯蒂离开家时,班吉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舍。
小说中的女佣迪尔西可以说是里面人物当中最善良的人物了。在康普生这个高贵家族里,迪尔西是个佣人、黑人,处于最卑微的社会阶层。这些高贵家族成员所表现出来的自私、冷酷和仇恨的人性却越发衬出迪尔西伟大的人格力量。她不计较和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从不畏惧主人的仇视和世俗的偏见;她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同情不幸,保护弱者。[1]
她关心班吉、凯蒂,即使班吉是个白痴,凯蒂犯了错误,依然处处为他们着想。并且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正因为信仰,她相信上帝,相信命运,能够站在他人所不及的高度审视这个家庭。看到了家族的兴盛,看着它走向衰落,看见了人性的扭曲。而故事的最后,当她看见凯蒂的女儿小昆丁掳走舅舅杰生的钱与艺人私奔,杰生那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情景时,她知道,这个家族已经无力挽回了。“我看见了初,也看见了终。” [2] 迪尔西说。她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目睹了一切事件的经过,结果却是无力挽回的。福克纳以这一人物的思想及语言反映了康普生家族的堕落,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之一便是人性的扭曲。不管是康普生还是他的妻子卡罗琳,或是他们的孩子,甚至是小孙女小昆丁,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二 意识流小说的属性及特点
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它从属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它们的表现方式上。现实主义要求作品展现现实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则注重表现自我,意识流更是强调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动。
著名的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也是一篇著名的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我”看见房间的墙壁上有一个斑点,想象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影子之类的,最后有人进来了,告诉“我”那是一只蜗牛。在这期间,“我”设想了这个墙壁上所发生的一切。但最后却发现结果与“我”想的完全无关。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我”由于吃了一块名叫玛德莱娜的点心而涌现出无限的回忆。整部小说都是自己的回忆,对过去发生的一切事情的感受,思考和想象。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讲述的是青年诗人斯蒂芬寻找一个精神上象征性的父亲和布卢姆寻找一个儿子的故事。这些都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点,也代表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三 意识流小说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追求一种与众不同、艰涩难懂,中国的一部分作家受到了来自西方意识流的影响。像施蛰存,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作家”,以写心理意识而著名。还有鲁迅,杨江柱的《意识流小说在中国的两次崛起——从<狂人日记>到<春之声>中》,将《狂人日记》指认为“中国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因为他认为《狂人日记》通过狂人自己的一系列思想和心理来展现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从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来看不同民族的文体比较,中外意识流小说是不同的,中国描写的一般是社会发展中的人,是常态的常态;而西方描写的人一般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面,是变态人的变态。因此,同是意识流小说,主体的思想世界是不一样的。而这个方面的研究依然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卢玮,刘明江,《夜色中的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迪尔西形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16卷第3期
[2]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