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今天终于想明白一个问题:读书有什么用?
读书可以让我们想通很多事,特别是好书,比如《论语》,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就这一句话,就够我们用一辈子。
学而时习之,不是说学习要时常温习复习,这是误解,而是学到了一个知识,比如做肉香肉丝,然后运用到实际中进行练习实践,按配方自己也做了一份,发现也做成了,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朋友也不一样,古代的朋是指同事,有共同志向的人,友才是没有利益关系的朋友,有朋自远方来,是说有一个有共同志向的人来了,可以一起谈谈理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路子,共同发财,你说高兴不。
最后一句是关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懂我,怼了我,但我不生气,我跟他不一样,君子都是这样的。
日常生活,我们能做到这三点,就活通透了,没什么事能难住你了,可大多数人在做什么呢? 不学,没朋友,与别人的意见不合,发生的争执,相互谩骂还是轻的,说到争处,动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什么都是晚了。
这一句更是无人能及,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总是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真正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如果所有的事,我们能够做到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扬想一想,再进一步沟通,90%以上的问题都能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