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师版本:
民之不畏威,则大畏将至矣。毋狭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罗老师解读:
民之不畏威,则大畏将至矣。
老百姓不怕威严压力,那么领导者真正恐惧的事就要来了。
“道、德、法”中的“法”越严苛,越是靠不住的,只有用“道、德”建立起爱的循环,才能是稳固的。
举例秦始皇善用“法”,最后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就是普通人,结果却能带动那么多人。
毋狭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不要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不要压制老百姓的生机。因为不压制,所以不会讨厌你。
启发: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留有空间,有希望才有发展。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所以有道的领导者清楚自己的位置却不自己表现自己,爱惜自己却不抬高自己。所以要去掉自现、自贵,留取自知、自爱。
人总是喜欢抬高自己,但是利益他人才是更好的爱惜自己的方式。
记得点赞哈~
以上正文内容均来自喜马拉雅听上罗大伦博士的“每天聊点《道德经》”,纯属个人学习笔记,如果您想听原版可以自行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