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已末,秋已至,梦中挥袖别故乡;2023年,霜林醉,落木潇,无言独上周家庄。在那里,我开启了未来两年的驻村工作与生活;在那里,我感受到村民的淳朴与热情;在那里,我见到了周家庄村的最高行政长官——村委党支部书记,周仕祥书记。
一片丹心定村庄,两袖清风谱华章。鬓微霜,又何妨!
初见周书记,他,50余岁,神情泰然,目光坚定,性格开朗,依稀还可以看到原本年轻时棱角分明的面庞,魁伟的身躯随着岁月的磨砺,凭添几分独特的自信和稳健。一名曾经的军人,一位多年的村支书,人到中年,没有了肆意纵横,任意驰骋的快意,却多了运筹帷幄的淡定,多了笑谈风云决胜千里的浩然正气,任年轮更替,他,初心未改、使命不变,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战脱贫攻坚,助力疫情防控,带领周家庄村民摆脱贫穷,过上幸福的生活。
周书记能多年蝉联村支书,能成为周家庄村独一无二的“当家人”,理由有三分:一分人品,他,退伍军人,果干正直,热心村上事业,用铮铮傲骨铸就高尚人格,用铁血热忱守护周家庄一方安宁,用实干担当赢得村民信任和爱戴。那一次,图斑复耕工作中,面对这一块谁都不愿意耕种的土地,周书记,出钱出力,头顶烈日,亲自上阵,带领村上信息员和驻村工作队成员耕种成功,并现场举证,通过卫星验收,真可谓“人在做,天在看”;那一次,村民来找,欲状告其弟,借钱不还,周书记细心安慰,侃侃而劝,兄弟情义为重,有借据在手,始终不怕,慢慢索回,万一不行,就组织其亲戚座谈,帮忙索要,村民万分感激,满意而归;那一次,村民来找,某公司欲在其房顶上铺电热板,这样的事情可不可靠?会不会受骗?周书记,哈哈一笑,“没事,你愿意就做,有我在,他们不会骗你,也不敢骗你”,正可谓“一笑定乾坤”,村民放心、安心;那一次,村民来找,……
一分实力,周书记头脑灵活,会挣钱,经济实力雄厚,至少在本村属于前几名的富人,这样的人当支书,看不上村上、村民的那一点蝇头小利,所以我们周家庄村不存在腐败问题。相反,很多时候,周书记拿自己的钱倒贴村民,前几年,替村民交医疗保险,欠条就是一大堆;每次村里来“贵客”,都是在书记家里吃饭,烟酒茶饭一应俱全,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一分能力,周家庄村中,周、徐两姓,人口最多,属于人多势众的大家族,再加上,多年来,亲戚之间的联姻,彼此之间都沾亲带故。周书记在村里,威望极高,一言九鼎。修路,改水道,别人做不通的工作,只要他出面,任何难题都迎刃而解;合疗征收,他,小手招招,电话摇摇,周家庄的收缴率连续几年都稳居全镇首列。
一曲高歌一樽酒,酒千斛,歌万首,恣意洒脱任平生。
在周家庄村,周书记的酒量是数一数二的,闲暇时,朋友聚会叙叙旧,樽前痛饮,便胜却人间无数;在周家庄,周书记的歌声是独一无二的,无聊时,清歌一曲随声起,狂歌似旧,不负韶华梦马行。
宁静的院落,周书记的歌声嘹亮,一人独唱一院听,为周家庄村凭添几分生气与活力,那一曲《罗刹海市》唱出了原唱的韵味,唱出了世间众生的复杂,道尽了人性的本质,没有点文化的人还真唱不出、听不懂歌词的本意。
打开笔帽落笔处, 墨韵成,纸留香,一笔一划皆心声。
古语云:“字如其人”。字,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和语言一样,反应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涵养。周书记的字灵动潇洒,神采飞扬,体现了他的修养、性格、学识甚至是健康,令人敬佩不已,凡是看到过周书记笔记的人,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据说,周书记这手好字是他年轻时自学而成的,他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书写着他对工作的认真与踏实;书写着他对中华方块字的理解与传承;书写着乐观、自信、豁达,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
我曾经也憧憬过拥有一手俊逸的字,在周家庄,闲暇时,也曾为此展开练习。然而,每每坐下不到五分钟,身体就开始抗拒,让我无法耐心地一笔一画进行修正,日复一日,始终在反复的挣扎中度过,直到最后消耗殆尽所有的热情,彻底放弃了培养这一技能。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不经意间,2025年已盛装登场,惟愿新的一年,周书记喝李白的酒,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看开杜甫的愁,以欢喜之心,慢渡流金岁月;以赤诚之心,继续带领周家庄村民奋战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