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时候跟吴文鑫老师学杨式拳,主要是学杨式拳第一段,也就是打到第一个如封似闭。后面两段跟着吴老师比划过两次,每次吴老师都教得很快。第一段比划过几次我有点记不清了,而第一段中的揽雀尾,比划的次数就更多了。
有一次吴老师又让我打第一段,其实刚到揽雀尾左掤,吴老师就让我停下来。吴老师的第一个揽雀尾左掤和杨澄甫宗师晚期留下的八五大架有点不同,是一个左弓步。吴老师扶着我的肩,另一只手把我屁股揿了下去,屁股一揿下去,我的右腿弯曲得更厉害了。吴老师用脚在我右膝盖这里往上一勾,说撑出来,右腿一撑直,屁股又翘起来了。来回折腾了几下,我取得了胜利,吴老师气馁了。屁股下去,后腿撑直,两个要点,我顽强地只做一个。
其实太极拳练出来了,这两个要点是可以同时做到的,只是很少有人把整个髋部各个关节练到这样松活。就算是名家,演练太极拳时弓步曲着后腿也不是少数。有些太极拳金牌得主似乎能伸直后腿,只是他们的屁股拱得太高了,那些个宽大的表演服都显得还不够宽大了。
好像是董英杰前辈的《太极拳释义》里面提到过这个后腿蹬直的问题,说用时后腿蹬直,不用时后腿可以微屈。我们现代太极拳拳友们基本就是保持不用。这也不能怪大家,后腿在屁股不翘的情况下蹬直,是需要身体硬件过关的。身体硬件不过关,要求劲从脚底起,其实是有点难为大家的。
《太极拳论》是前辈写的一篇拳论,从武禹襄前辈留下来的拳谱里说是王宗岳写的,有人说是武禹襄前辈假托王氏之名写的,反正也是死无对证,各家尽管继续发挥下去。其实与其说这是一篇拳论,不如说是一篇练拳心得体会。
说到心得体会,我就想到小时候上学,动不动布置的作业就是写一篇心得体会。也不看看对象,那时候的孩子,整天想着打玻璃弹子、比香烟牌子,对这个兴许还有点心得体会。可要是敢写打玻璃弹子、比香烟牌子,估计作文本会被老师扔出窗外的。从老师到学生,都觉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现在想来,能把思想统一到这个程度,其实是有点宗教的感觉了。
既然是心得体会么,前辈就把练太极拳后出现的神奇就写进了《太极拳论》。什么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什么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还有什么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简直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冲着大家固有的观念在挑衅。
其实是否真的能做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没有练到。但我知道一点:我越来越能感受到微小的变化了。作为一位太极拳功成者,他写这篇心得体会时,一定是想激发读者对太极拳的兴趣(当年应该不是谁都有机会读到的),并能坚持练下去。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