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话题我都按时发了,到下午讨论汇总我也都做了,连着干了一个月了,哪天的社群任务我都没忘过,可领导还是说我不用心。你说我亏不亏?”昨天在茶水间,我偶然听到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A正在打电话,语气里七分委屈三分无奈,说着说着都有点哽咽了。
前两天我正好听负责社群运营的同事说起过这事儿。做互联网社群运营其实也没啥特别高的技术含量,无非是定期在社群里发布话题、引导讨论,再整理发布讨论结果。这个流程算不上复杂,新人上手两三天的时间就能独立操作了。
要说小A的做法也不能算错,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小A同时进入社群组的还有另一个实习生小B,他在接到同样的任务之后,先是设计了一个流程,用一张图明确了任务的各个步骤和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就具体的社群维护而言,这张图其实是有点想当然的,有些步骤有遗漏,有的内容甚至存在错误。但是拿着这张图,小B在重复了三天同样的工作内容之后,就迅速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了这个流程,还主动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自己不清楚、有缺失的部分。不到一周,他已经非常熟悉社群话题讨论的工作,不仅不再需要领导每天安排任务,还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准备相应内容,主动关注需要注意的特别环节,甚至提出了对常规流程中几个关键操作的优化建议。
在小A看来,自己已经“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小B的做法固然厉害,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自己的做法,更不该被批评为“不用心”啊!
小A不知道,她和小B的差异并不在于“面对社群任务的方式不同”,而是“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方式有本质的区别”——说白了,是两个人的“学习力”有差别。
在这本《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中,作者从职场应用的角度,系统梳理了“学校没教过你的职场学习方法论”。其中很多学习方法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来说几乎是颠覆性的,比如“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执行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知识,通常以一系列步骤的形式呈现。在职场中,这种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指导。例如,提交预算的流程、安排会议的步骤、客户跟进的流程、社群运营的流程、软件开发的流程、事后复盘的流程等。
程序性知识在职场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但令人惊讶的是,80%的人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这种知识的方法。
对小A们来说,最颠覆的一点或许还不是“这些知识我没学过”,而是“这些东西居然还需要专门学?”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如何执行某项任务或活动”是典型的“在工作中边接触边积累”的实践性知识,压根就没有“预先学习”的意识,更别说专门去掌握“学习这种知识的方法”了。
当面对一个新的程序性知识时,很多人选择被动地、片段式地学习。这其实是一种效率非常低下的学习方法。
也就是说,小A在接手任务之后依葫芦画瓢的工作方式本质上也算是在学习,只不过因为处于无意识状态,领导说什么她就做什么,领导让做多少她就做多少;做的时候也不能说不用心,但缺少了主动的态度和整体视角,“积累”下来的只能是碎片化的工作经验。
而领导往往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常常考虑不到新人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具体全面的指导,这就导致小A的学习效率极低,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1、积累有效知识需要的周期更长
2、积累过程中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3、缺乏有效的知识沉淀,无法有效迁移
不仅如此,对“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忽视,还会导致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无意识重复。
人们习惯于按照某种固定的方式行事,却从未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是否存在更优的可能性。有些老师使用同一份教案长达一二十年,却从未探究过教案背后所体现的教学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时代发展中的局限性;有的HR使用相同的面试问题五六年了,却从未思考为什么要这么问,以及是否存在更好的面试方法。这种无意识的重复使他们即使工作了数十年,也只能被视为拥有经历,而不能被认为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
相比之下,小B就明显更有“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意识”。
他在接到任务之后并没有一头扎进具体事务中,而是带着清晰的学习思路——从整体层面开始思考,到操作过程时时对应,再到主动反思提炼规律,一步一步实现扎实的推进:
第一步:流程化
根据不重复、不遗漏的MECE原则,将社群话题讨论分为“讨论前”、“讨论中”和“讨论后”,每个环节都有特定内容需要完成,环节之间彼此衔接……
整理出完整的流程框架,为后续学习和工作应用提供有力的指导。
第二步:刻意用
有了流程框架之后,为了确保每一步都被准确执行,要在实际操作中有意识地进行应用。每次开始新任务时,都复制流程模版,按照其中步骤逐一操作。
通过实践整个流程,我们可以获得一下两个好处:
(1)每次实践都能让我们全面地练习流程的各个环节。这意味着只需实践一次,就能积累到其他未采用这种方法的人需要重复5~10次才能获得的经验。
(2)更容易发现流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就社群话题讨论来说,如果某次发布的讨论话题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可能是话题本身吸引力不够,也可能是没有进行提前预热。只要在流程中加入“预热”环节,有意识观察群友的反应,就能更快发现问题所在。但如果不用流程,可能光是确认问题出在哪里就需要多次反复尝试,要么不确定问题所在,要么得出错误结论,付出更多试错成本。
第三步:一般化
任何知识都有适用条件,程序性知识也不例外。
小B做的话题讨论流程图适合严肃理性的社群,但用在明星粉丝群恐怕就不会很顺利;平时工作日这样的节奏相对容易把握,但遇到国庆、春节等假期,要激发用户参与热情估计就没那么容易。
如果做出的流程只运用于某种特定场合,发挥的作用始终有限,每个场合都要重新设计不同的流程,也会花费很多时间。但小B完全可以通过分析使用场合和时间,提炼出“社群运营讨论的一般规律”:比如“讨论前”、“讨论中”和“讨论后”的划分各类社群都适用,挑选与社群用户密切相关的话题并强调带给他们的收获是所有社群讨论的基础,而激发用户讨论意愿、刺激互动和转发的策略也基本是通用的……
通过提炼和总结程序性知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你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运用这些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跨岗位和跨行业能力。
看清楚了小B这一张流程图背后的“执行思路”,小A或许就会明白,自己被领导批评“不用心”并不冤枉。如果依旧停留在“慢慢积累经验”的层面,没有主动谋求学习方法、以及方法背后的学习力的提升,她将要面临的问题,恐怕就不只是被领导批评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