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网络初中级35期 聂楠杰 坚持分享第24天(2022.5.30)《家庭中的正面管教》P110-113
我儿子是个容易焦虑的人。这一点简直随了他爸。一点的小事都被他担心的不行,一开始我觉得太夸张,觉得小孩儿一会儿就过去了。后来发现他还因为焦虑失眠。
我学着去理解他的焦虑。不管是我认为的过度焦虑还是他真的就是那么高的焦虑值,至少他的焦虑感受是真实的。孩子还会因为父母不理解他的焦虑,使得他更加焦虑。
当我们太过焦虑、紧张时,就没有办法清楚地看见问题本身,也无法解决问题。而且 我们也常常会觉得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更提升了焦虑值。所以,若在面 对孩子所叙述的问题时,我们能提供相关的信息,让他知道他所遭遇的问题是普遍性的, 帮助他看到自己的负面感受是相同处境下的人都会有的反应,让他觉得自己不那么孤单或 特异,他自然比较容易看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叫作“一般化技巧”。
1.使孩子明白每一个人活着都有其问题,不是只有他有问题,让他对于自己有问题这 件事不要过度担心。
2.使孩子察觉自己的问题也常常是别人的问题,如此可以缓和孩子对自己问题的焦虑 与不安。
3.帮助孩子跳脱自己看事情的主观视框,用比较客观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自己以及问 题。也就是换个角度看事情,让视野更宽广。
4.最后一个目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要孩子“放下”焦虑,留着力气“解决问题”。当 他不过分担心时,自然可以将“力气焦点”放对地方来解决问题。
所以当我接纳他允许他焦虑时,告诉他,他遇到的的情况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他就不必在我面前担心因怕妈妈批评焦虑而焦虑。
而且我发现越是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中,孩子跟容易焦虑。他的感受大多是围绕自己的感受,觉得好的,坏的都是针对ta。所以大人也应该适当的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