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们一行人自驾梅里,
一路风雪,很辛苦,
到达目的地,一位同伴一脸惊愕,
“我们一路那么辛苦,就是为了来看这个雪山?”
我说:“您一路上在说要自己创造个品牌,什么叫品牌,如果香奈儿叫品牌,LV叫品牌,那你眼前这座雪山就是云南的品牌”
他接着说到:“我们跋山涉水,难道就为了来这里拍张照?太不划算了!”
我懒得解释,心中只想起木心先生的一句话,没有审美能力是绝症,连知识都救不了。
难怪吴冠中会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现在的人很穷,不是穷在物质,也不是穷在文化,而是穷在审美。
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想起一位朋友曾经问我:
“为什么你们喝茶那么复杂?”
我回答后,他一脸惊讶地说:
“喝个茶而已,何必这么麻烦,用个杯子泡一杯不一样是喝?太浪费时间了,不划算。”
我说:“一泡茶7克,可以冲泡20次,每泡20分钟,一饼茶可以喝51次,我喝的是340个小时的愉悦心情和自在状态。”
他嘴巴一撇:“反正我觉得没意思。”
我只能笑而不语。
五岁时,我们为了捉一只蝴蝶,而跑了两公里的稻田。
十岁时,我们为了一支冰淇淋,而问遍了大街小巷的商店。
十七岁时,我们为了一个喜欢的人,而倾尽所有飞往一个陌生城市。
但现在,有人叫我们去看年少时渴盼的海,我们却说:树下有块石头,还跑去看海干嘛?
我们越来越喜欢说一句话:"凑合凑合得了!"
凑合的工作,凑合的婚姻,凑合的朋友……
我们凑合着生活,别人也凑合着给予评价,我们的周围就这样被"凑合"包围。
出于自我美化的本能,我们还发明了一套价值体系,来肯定自己的生活。
"关上灯都一样","跟谁过不是过",等等。
我们输给了眼前的苟且,还用否定远方来寻求安慰。
看到别人登山,我们不是敬佩,而是否定:"上去干嘛,上去你也得下来。"
"有这工夫,不如去看个电影。"
"珠峰上的风景,画册上也有。"
我们就这样成了美盲,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
现在很多人干一件事,首先会问"这有什么用",但很少去想"这有什么趣"。
人活到最后,有趣比有用更有意义。
因为有趣,我们生命才丰盛优雅,我们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就是要活得美。
喜欢清朝生活家李渔的那个故事。
李渔想修一座凉亭,许多人赞助,出钱最多的是土豪李富贵。
凉亭落成那天,土豪对李渔说:"谁先想好名字,就用谁的。"
李渔怕土豪出语恶俗,拦了一下说:"且停停。"
土豪说:"还停停什么,我想好了,就叫富贵亭!"
李渔说:"我不是先说了吗,叫且停亭。"
接着,李渔吟出了那副著名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肠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我们不就如此吗:为名为利而忙得"肠碌碌"。
忙着赶路,忙着学习,忙着应酬,忙着升官,忙着加薪,忙着算计……
"忙",左面是心,右面是亡。
人太忙,活得太功利,心就死了。
所以,要想活得美,首先要懂得停、学会慢。
找个地方发发呆,居然抬头望见了满天星斗。
清晨推开窗,寒意料峭,却闻到了远山木叶的芬芳。
立冬那天,深夜侧耳细听,竟然听到了树叶沙沙的声音,那不就是冬天到来的脚步吗?
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慢,我们的生活就会立刻美起来。
童话《小王子》里有段对话触动人心。
小王子驯养狐狸后,第二天又去看它。
"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狐狸说,
小王子问:"为什么?"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定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说。
想活得美,就要懂得制造仪式感。
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
尼尔,被称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他写了一本教大家获取幸福的书——《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
这本书,连续140周位居国际畅销书榜第1名。
"一大坨耳屎从耳朵里掉出来。"
"遗失好久的东西,在最不经意时却找到了它。"
"圣诞节购物,恰好在超市门口发现一个停车位。"
当你读到这些美好片段时,可曾会心一笑?
反正我是笑了,因为这样的美好我也曾有过。
穿起旧衣,摸摸口袋,发现50元钱,好开心。
去超市,发现喜欢的零食在搞促销,感觉妙极。
刚到楼下,电梯就来了,好像专程迎接我,心欢息。
正如尼尔所说:事实上,美好的事情一直都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而已。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幸福就无处不在。
要活得美,就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真正的幸福,不一定是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把每天的日子过成诗。
美学上有个重要原则,叫"他人原则"。
木心有首诗叫《知与爱》,便是他人原则的代表。
"我愿他人活在我身上,
我愿自己活在他人身上,
这是‘知’。
我曾经活在他人身上,
他人曾经活在我身上,
这是‘爱’。"
何为美?美就是找回人与人之间的感觉。
人生姿态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
因为美,我们便可以继续前行,因为美,我们便可以保持善良,相信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