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器状态结构使用clients链表连接起多个客户端状态,新添加的客户端状态会被放到链表的末尾
struct redisServer {
...;
list *clients; // 一个链表,保存了所有客户端状态
...;
};
客户端属性
typedef struct redisCLient {
...;
int fd; // 记录了客户端正在使用的描述符,伪客户端的fd=-1
robj *name; // 客户端名字,一个客户端连接上服务器没有名字,通过CLIENT setname才有名字
int flags; // 记录了客户端角色以及客户端目前所处的状态
sds querybuf; // 客户端状态缓冲区,保存客户端发送的命令
robj **argv; // 解析客户端命令之后,存储命令以及命令参数
int argc; // 记录argv数组长度
struct redisCommand *cmd; // 命令实现函数
char buf[REDIS_REPLY_CHUNK_BYTES]; // 固定大小的输出缓冲区
int bufpos; // 记录buf已使用字节数
list *reply; // 可变大小输出缓冲区
int authenticated; // 身份验证,0表示验证未通过,1表示通过
time_t ctime; // 记录创建客户端的时间
time_t lastinterracation; // 记录客户端与服务器最后进行互动的时间
time_t obuf_soft_limit_reached_time; // 记录输出缓冲区第一次到达软限制的时间
...;
} redisClient;
- 客户端状态flags属性使用不同标志来表示客户端的角以及客户端当前所处的状态。
- 输入缓冲区记录了客户端发送的命令请求,这个缓冲区大小不能超过1GB。
- 命令的参数和参数个数会被记录在客户端状态argv和argc属性里,而cmd属性则记录了客户端要执行命令的实现函数。
- 客户端有固定大小缓冲区和可变大小缓冲区两种可用,其中固定大小缓冲区最大是16KB,而可变大小缓冲区最大大小不能超过服务器设置的硬限制。
- 输出缓冲区限制值有两种,如果输出缓冲区的大小超过了服务器设置的硬限制,那么客户端会被立即关闭;除此之外,如果客户端在一定时间内,一直超过服务器设置的软性限制,客户端也会被关闭。
- 当一个客户端通过网络连接连上服务器时,服务器会为这个客户端创建相应的客户端状态。网络连接关闭,发送了不合格协议格式的命令请求,成为CLIENT KILL命令的目标,空转事件超时,输出缓冲区的大小超出限制,以上这些原因都会炒成客户端被关闭。
- 处理lua脚本的伪客户端在服务器初始化时创建,这个客户端会一直存在,知道服务器关闭。
- 载入AOF文件时使用伪客户端在载入工作开始时动态创建,载入工作完毕之后关闭。
参考:
黄键宏老师的《redis设计与实现》,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