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牡丹亭》,古今至情梦,有多少悲欢离合,有多少因缘际会,有多少生死离别,有多少爱恨情愁……
宋朝南安府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游园伤春,因梦生情,寻梦不得,为情而死,死后三年,又因情复活,虽然际遇离奇曲折,却始终脱不了“情”之一字。杜丽娘“生于宦族,长在名门”,父母对她严格要求,寄予厚望。他们认为白天小憩是为“闲眠”,只有“长向花阴课女工”才是正事;他们担心杜丽娘裙子上绣的成双成对的花鸟,唯恐惹起女儿情思……
杜丽娘在衙中住了三年,却连花园在何处都不知道。游园之前,她迷惑而怅惘地说:须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什么是天然?个人理解是顺应天时,落在杜丽娘身上,就是能够自由地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感情,诸如梳妆打扮、赏春游园、以及怀春少女自然萌发的爱情等等。正是因为杜丽娘有着这样的向往,所以当她接触到大自然美好春光之时,激荡的真情突然爆发,她回忆起诗词乐府里描写的古代女子,有的“因春感情,遇秋成恨”,在痛苦的岁月里葬送了一生;但也有象张生、崔莺莺那样“前以偷期密约,后皆成秦晋”的例子。这样的想法让她一反常态,表现得异常热烈奔放,不仅在梦中与情人大胆结合,而且事后再次独自寻梦,试图追寻到情人的足迹。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再次踏入花园,心情的微妙变化,让眼前的姹紫嫣红也变得寂寥冷清起来,这种严重的失落感让她一病夭亡,以鬼魂之躯与柳梦梅相会相知相恋。杜丽娘用情至深,一片赤诚,以至于感动了天地,沟通了阴阳,得到了花神的护佑,鬼判也准其还魂。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在感慨杜丽娘痴情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曾经不顾一切与柳梦梅生死相许的杜丽娘,在还魂之后却开始恪守封建礼教的信条,要求柳梦梅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结为姻缘。这并非杜丽娘性情发生变化,而是梦中的“情”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的表现。杜丽娘对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在梦境和幽冥中她可以无所顾忌,因情而生,因情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她却严格遵循当时的社会规则。
杜丽娘此举并非变心,更不是刁难柳梦梅,而是运用规则来保护自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遵守规则是最大的自由。试想,如果杜丽娘轻易许亲的话,聘则为妻奔为妾,一旦婚事不谐,杜丽娘余生也就彻底断送了。杜丽娘深知这一点,所以她在爱情中固然热烈奔放,但是婚事上却异常冷静而坚持,这正是杜丽娘独特的魅力与智慧之所在:对爱情的义无反顾,对终身的慎重思虑,对规则的遵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