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刻意制造的巧合”,藏着多少蓄谋已久的遇见

《那些“刻意制造的巧合”,藏着多少蓄谋已久的遇见》

通勤路上总在同一个路口遇到你,其实我调了三次闹钟,才掐准你出门的时间。你背着双肩包走在前面,耳机里的音乐漏出半段旋律,和我手机里循环的歌刚好对上。绿灯亮起时我故意放慢脚步,等你回头说“好巧啊”,其实那句“我也喜欢这首歌”,在心里排练了七遍——原来有些巧合,是算准了时间的奔赴,连呼吸都在跟着你的节奏。

公司楼下的咖啡店,我总在你常来的时间段点单。你喜欢加两勺糖的拿铁,我就点杯不加糖的美式,假装“刚好”排在你后面。听到你对店员说“今天的拉花真好看”,我偷偷记在心里,第二天特意早到十分钟,跟咖啡师学了句“能帮我做个同款拉花吗”。你接过咖啡时笑着看我杯子上的图案,说“好巧,我们的拉花一样”,其实我手里的纸巾都快攥烂了——原来有些巧合,是把你的喜好当成功课,连拉花都要偷偷模仿。

周末去书店,我总在你常待的社科区徘徊。你翻书时习惯用手指点着页码,我就拿本厚度相似的书,坐在对面的书架前,假装看字,余光却跟着你的指尖移动。看到你拿起那本《小王子》,我赶紧从背包里掏出同款,故意让书脊对着你。你果然抬头说“你也喜欢这本?”,我点头时,藏在书页里的书签——上次你说“夹树叶当书签很浪漫”——刚好露了个角出来,像在替我脸红心跳。

部门聚餐选餐厅,我翻遍大众点评,挑了你朋友圈发过的那家私房菜。同事问“怎么突然选这里”,我说“看评价不错”,其实早就查好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要提前预定,特意备注“多放话梅”。你夹起第一块排骨时眼睛亮了,说“这家的味道和我家做的很像”,我低头喝果汁,想起你说“我妈做排骨必放三颗话梅”——原来有些巧合,是把你的随口一提,当成了必须兑现的清单。

小区停电那天,我抱着蜡烛在楼下等了半小时。看到你从便利店出来,手里攥着包电池,我赶紧划亮火柴,说“好巧,我刚找到蜡烛”。其实早就从物业群里看到停电通知,特意穿了你说“很衬夜色”的深蓝色衬衫,连蜡烛的香味都选了你喜欢的柑橘调。你笑着说“借我根蜡烛吧”,火苗在我们之间晃了晃,把影子拉得很近,像在说“其实我等你很久了”。

其实我们都制造过这样的“巧合”。可能是算准他下班的时间去“偶遇”,可能是记住她喜欢的花去“碰巧”买一束,可能是把他提过的电影票“刚好”多买一张,可能是在她常去的公园“恰巧”也来散步。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遇见,藏着多少反复计算的时间,多少偷偷练习的开场白,多少怕被看穿又怕错过的慌张。

就像后来你说“怎么总在路口碰到你”,我终于敢说“因为我算着你的时间出门”;就像你翻到我书签里的树叶,笑着说“原来你也喜欢捡树叶”,我能答“上次听你说的”;就像你问“怎么知道我爱吃话梅排骨”,我能红着脸说“看你朋友圈记的”。

那些刻意制造的巧合,从来都不是幼稚的把戏。它们是胆小鬼的告白,是不敢直说的喜欢,是“我在乎你”的另一种写法。就像星星绕着月亮转,看似偶然,其实早有轨迹;就像潮水跟着月亮涨落,看似随意,其实藏着规律。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些“巧合”的秘密说出来,对方会笑着回应“我早就知道了”。但在此之前,就让这些蓄谋已久的遇见,继续在时光里发生吧,像一颗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总有一天,会荡开足够大的涟漪,让你听见那句藏了很久的——“我其实,一直在等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