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现在来看《中庸》。第一段,就是从“天命之谓性”到“万物育焉”。这个是《中庸》这部书“经”的部分,后面的都是“传”,是人家自己解释自己学说的部分。
目前很多人对“中庸”这两个字的理解是有问题的,认为就是老好人、和稀泥、没有原则的墙头草,认为谁都对,没有自己的主见。这里只能说,没看明白书吧,千万别乱说话。就单单说这两个字,他也不是这个意思呀。《三字经》对《中庸》的概况还是非常准确的,就是“不偏”、“不易”。
不偏为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要借助《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不过也麻烦,还得先把这句话解释明白。因为现在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解释根本就解释不通,至少不能让我信服。他们说异端是跟自己学说不一样的人或者思想。然后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攻击这些和自己不一样的学说,就会让危害消除:另一说是,你攻击这样的学说,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影响。唉!不知道哪个老师教的,误人子弟呀。不会去看上下文呀?不会去看后世弟子的传承呀?这种学生落到我手里,估计迟早吃戒尺撑死。
这句话的解释也有好多种,但是我比较认可接下来我说的这个,因为根据《论语》前后文的文意和“四书”相互之间承袭,只有这个说法能体现出一个学问的一脉相承,能看出一个学说的体系所在。所谓异端,中国古代汉语都是单字词,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异指不同的,端是末梢。异端就是不同的末梢,简单解释就是一个杆子的两端。更简单得理解就是走极端。一个人做事情,如果总是走向极端的话,那么危害是无穷的。所以说《中庸》讲“取中为用”,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实现“万物育焉”的目标。也就是天下万物都能和谐发展。
这个“中”,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平衡点”,万事只能是去追求平衡,不然的话,这个世界那么多不同的观点,那么多不同的事物,不达到均衡的话,纷争将永不平息、战争将永远不会结束。而平衡就是《三字经》所谓的“不偏”。其实这个“中”在某种程度上是已经量化了的。我们看西方美学,那个“黄金分割率”,将一个物体看为1,站在0.618那个位置上是最舒服的,这个点就是西方认为的“中”点。而中华文化要更积极。这个量化我们要参考《易经》的数理来看。《周易》六爻卦,基本都是“二多誉、五多功”。那么将事物看为一的话,六分之五这个点是最舒服的点,小数表示的话是0.83,3无限循环。做事情不就是这样吗?那个完美的点你只能无限接近,却绝对没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完美,因为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立场的人感受是不同的,所以说任何事,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为了达到稳定,我们只能做到让绝大多数人认可。因此在我们的俗语中有了那么多的“八成”,就是要站在0.8那里嘛。
庸这个字,先秦时期当“用”来讲。那么为什么要“用不易”呢?孔子在《周易》系辞当中不是告诉我们“唯变所适”吗?其实这个用是管用的意思。就是说做事情,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得管用,得能解决问题,这个标准是不能变的,也就是小平爷爷说的:“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一个意思。
关于《中庸》,那个“中”字,其实还可以读另外一个音,山东的方言(家母山东日照人),读之为第三声,就是一件事情询问别人行或者不行,都是问“中不中”。“中”就是认可了,可以办;“不中”,您就得再想办法了。其实,按照这个读音,或说方言习惯(别忘了,孔家是在山东哦,写《中庸》的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呢)。“中庸”二字也还是那个意思——你得管用——而“管用”的标准是什么,让绝大多数人心里认可,心里舒服,那么一件事情就算是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结局了。
古人很实际的,特别是先秦诸子,那个时候天下乱哄哄的,成天你打我我打你,说不定哪天就被弄上战场了,或者是自己家都变成战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所以就别老在那里争论到底谁有学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能让我保住命,甚至于还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那就是管用的方法,那才是真学问。
汉儒已降,迂腐之风发端,至明尤盛。
我辈今日复兴文化,此害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