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卓越宣言 對於所謂「論文亂象」,我有另一種觀點。政府廣設大學,把平均學歷拉抬到碩士班,讓許多不適合或沒興趣做研究的學生,硬著頭皮寫論文。指導教授設定門檻是沒用的,只能協助學生一步一步通過病態的人生關卡。這在許多可能求學沒那麼順利的學生所組成的大學,或者一些由在職學生組成的產碩專班,情況格外明顯。他們讀得很辛苦,相當不適應,但這個社會逼著他們必須「補學歷」。可是台灣研究所和K12到大學都不一樣,不是修課就可以,許多在各行各業表現優秀的學生,就卡在對研究方法的完全彼此不相容。那指導教授怎麼辦呢? 只能根據學生的背景與專長,因材施教,「適性地為他們設計論文題目」,只要能讓他們體驗整個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的過程,我覺得也是功德圓滿。所謂產碩專班,並不是A學系就一定可以招收到A領域的學生,大大們請勿「何不食肉糜」。這是教育體制與社會的病態,不能完全把過錯推到年輕學子與處境尷尬的教授身上,這不公平。今天我敢站出來講這些話,是我這輩子所指導過的論文,品質都相當優秀,但我認識很多辛苦的人,不忍看他們成為過街老鼠。
#非卓越宣言 對於所謂「論文亂象」我有另一種觀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Bai Heesoon,Daniela Elza,Peter Kovacs和Serenna Romany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