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Y行发布了《2021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在参与评级的43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就有1649家,占了37%。
这次评级,村镇银行分布在2-10级,其中1-7级为安全边界内,8-10级为高风险,级别越大风险越高。结果显示有103家高风险村镇银行;186家高风险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社);10%高风险城商行,资产占全部城商行的3%;当然具体名单不会公布。
我国首家村镇银行于2006年设立,到现在16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到超1600家,占据了我国银行相当大的比例份额。
村镇银行之所以能遍地开花,一是因为当时郭嘉鼓励,二是因为设立标准较低,在县(市)设立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即可,在乡(镇)设立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万即可。另外信用合作社的注册资本就更低了,在乡镇级别的不得低于30万元,在行政村级别的不得低于10万元。
此外还有一项必要规定,村镇银行实行“发起人制度”,发行人必须是符合监管条件的商业银行,并且发起银行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15%,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
因此很大程度上发起行的实力和持股比例就代表村镇银行的背景,正常情况下,发起行实力越雄厚,相应的村镇银行实力也就越强,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由于数量庞大且规模较小,股东背景又多是民营企业,村镇银行一直都是监管的难题。
关于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去年HN银B监还发布过一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履职的指导意见》。
其中第六条规定:主发起行应牵头组织重大风险处置。
其中第七条规定:主发起行应提供流动性支持。
大概意思是主发起行应牵头组织村镇银行重大风险处置和提供流动性支持,当主发起行不具备这个能力时,省联社应负责总体协调或代为履行相关责任以及调配资金的责任。
不过这次村镇银行事件,显然已经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范围,历史上也从未有过此类案例,上述机构也都没有牵头处置的能力,只能等监管部门来做裁定。
总体来说,1600多家村镇银行,出事的也只有这几家,比例还是极低的。但不少村镇银行还是存在资产不透明的情况,又常年不发财报,更没有发债的能力,只能做基本的存贷、交易结算业务。
村镇银行在设立之初的定位就是服务于当地农户、中小企业的小贷需求,满足当地三农发展需求,因此有些经济极不发达区域的村镇银行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截止2020年末,全国村镇银行资产总额为1.94万亿,平均下来一家规模不到12亿,利润总额为76.9亿元,平均一家净利润为468万元。
就资产部分,截止今年三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350万亿元,村镇银行只占5.5‰。看了下,其中四大行工(35.17万亿)农(29.07万亿)中(26.72万亿)建(30.25万亿)总资产就达到了121.21万亿,占了银行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四大行中任意一家资产都是村镇银行总资产的十几倍。
就利润部分,2021年四大行利润,工行3483.38亿,农行24.11.83亿,中国银行2165.59亿,建行3025.13亿,最大民营银行微众银行2021年净利润为68.84亿,而全国村镇银行利润总额才76.9亿元。
所以从规模来说,大部分村镇银行是真的小,从盈利方面来说,大部分村镇银行普遍盈利困难或者仅是微利。17年底我国开始去杠杆大潮,18年货币政策收紧,再加上贸易摩擦,接着衣情,房地产打压,经济形势回落,可以看见村镇银行利润从2017年见顶后,就不断回落。
近两年来,村镇银行的批复也越来越少了,并且目前已有20多家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往后走,估计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抱团取暖是大趋势,村镇银行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