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求学还是工作,在有书的地方总觉得心安。
少年时的散书
从十几年前说起,我就读的小学和中学是没有图书馆的,很少去市区,因此市立的图书馆也没去过,现在在哪里仍不知道。所以那个时候除了的课本,最爱的就是学校发的《小学生导读》、《中学生导读》(现在的孩子们可能已经不知道这种书籍了),以及姐姐每次带回来的《读者》和《青年文摘》,基本这些就是所有的课外读物了。后来姐姐带回来基本类似《红楼梦》和《张爱玲小说集》等书,那时候在我定义这是小孩看不到的书但还是看的,结果就是看的懵懵懂懂,《红楼梦》至今也读过4遍,听过一遍讲解,里面也还是有很多东西不了解。
那时候就那几本书,但闲下来在家就要拿出来收拾(其实也没什么收拾的),总觉得书太多了,放乱了,得收拾收拾,其实也是借机让自己摸摸书。
外出求学的图书馆
本科学校有一幢11层的,比较现代化的图书馆,我基本每天都会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图书馆我很少看教材以外的书,不知道是不是学医的有太多的专业课知识要背,有太多的试要考,因为图书馆我好像都是在学专业课和准备英语考试。我唯一记得在图书馆看的的一本书就是白岩松的《幸福了吗?》。
后来读了研,就读学校的图书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气横秋”,不过后来看习惯了,感觉有一种历史厚重感,也挺好的。当时我所在的附院里有一个图书馆,不过直到毕业,我也是只直到大概方向,不知道其具体位置。校部图书馆离我住的地方不行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据说附院图书馆也挺远的),因为每次去校部图书馆可以看到本科生,感受一下他们的阳光朝气,尤其是大一新生(应该跟我差不多相差10岁),基本他们从你身边走过,就能感觉到他们背后闪着青春的光,所以我基本每周会去校部几次,顺便蹭校部便宜的食堂食。在这个图书馆我读书的书赢就是最后一学期看的两本书,《茜茜公主》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其实好像无论本科还是读研,在两个图书馆大部分人还是在学习,在看自己的专业课,很少有人去翻看书架上出专业课以外的书籍。可能因为主要人群是学硕的,不过现在想来还是实在可惜。
工作后的书店
毕业前,发过一个朋友圈“祝毕业的我们,身边都有一个图书馆或书店”。
工作后,租的房子旁边就有一个书城,第一次进去后,看到那么多人在看书,心里一阵激动。因为有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过来看书,看完取一个购书篮挑几本书去结账,心里又是一阵羡慕。这里很多书在我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出版了,但那时的我哪里知道除了放学后的跳皮筋、玻璃球...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书籍。条件限制了太多人接受书香的浸润。限制条件好了,家乡孩子也能够阅读各种不同的书籍,很是庆幸。
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需要买一本书,旁边的书店没有,就去了一家较远的书店,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店门很小,进去以后空间也不是特别大,我当时是失望的,我骑了半个小时车,就是这个后果?但书店进门迎面就是一个复刻的思想者雕像,有那么点感觉,往里走,左转是一个很长的上坡道,两边摆放着各种书籍,那时候有点心动了。继续往上走,视野豁然开朗,宽敞的空间坐着许多读书人,各种书籍的顿时让我不知道自己脚步往哪个方向好,当时就感觉自己初恋了,心情这块饼里夹着开心、激动、慌乱各种馅,就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那天的结果就是要买的书买,买了不在计划内的书,顺便在那里看书看到很外回家。总之,心满意足。
在校时,不太爱看电子书,一直买纸质版书籍,总觉得电子书少了那份看书应有的感觉。现在虽然接受看电子书,但还是以纸质为主,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看书总是继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