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读书打卡第296天,我是来自山西朔州的苑九芬,今天读书的内容是《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乐观教养ABC法则(二)的内容摘要。
*一般来讲,悲观的想法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及有偏见的认可塑造着经验。
*有偏见的认知使人们只看到与他们对自己及世界看法相符合的证据,而将反驳的证据弃置一旁。有偏见的认知更加强了悲观的看法。
*学习乐观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了解ABC之间的关联。
•练习捕捉自己的信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写ABC日记。
•无论如何,只要察觉自己对某一情形的反应感到困扰或是惊讶,就将不好的事件写在一张纸上。到了晚上,花5分钟时间将白天所发生的不好的事,填写在ABC日记里。“不好的事”可以是任何事,比如车子不能发动、没有回复的电话、孩子不肯睡午觉等。
•ABC日记分为三栏:第一栏中不好的事描述了相关情形,必须尽量描述详尽,记下人物、时间、事件以及地点。不要将原因写在不好的事中。当你的同事迟到10分钟时,记下“黛娜和我约好星期天下午4点来做报告,她4点10分才到”, 不要记“黛娜又迟到了,她老是这样,一点也不负责。我最讨厌与她一起做事,我十分气愤”。“不好的事”这一栏的目的是要详细描述而不是进行评估。
•第二栏是想法。在这一栏里,请记下你对不好的事的解释。请区别想法与感受:将想法记在想法这一栏,感受记在后果那一栏。“他认为我很幼稚”和“事情总是不会成功”是想法。你可以将想法与证据相比来评估其正确性,例如:“我对那件事觉得很内疚”是一种感受,与想法不同的是,感受没有对错,也不能验证其正确性。当你记载想法时,请记下对解释的信任程度。利用0~100分,以0分表示对看法一点也不信,而100分表示完全相信。如果你对黛娜迟到的解释之一是“她从来就不遵守诺言”, 而你十分相信这是真实的,那么就给它一个80或90的高分。
•第三栏是后果。在这一栏里,请记下不好的事之后的感受,或是对不 好的事所做的任何反应以及所经历的每一种感受。利用0~100分对所记录的每一种感受的强烈度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感受越强烈。
•在“不好的事”一栏中仅记载人物、事件、时间及地点,要详细且非评论的。在“想法”一栏记载你对不好的事的每一种想法,根据你对每一种想法的确定性给予0~100的评估分数。在后果一栏,记下你所经历的每 一种感受以及你的反应,并根据每一项感受的强烈度从0~100中选择一个分数来对其进行评估。
•你填写完每一栏之后,请再检查一遍,确定每一种感受和行为能与你 对自己的行为反应所持有的想法相关联。你也许对自己的反应不满意,但是改变反应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导致这些反应的原因。当自己填写ABC情境时,时常注意到有一两种感受或行为与写下的想法不相符, 所以会花一两分钟来回想,当经历每种感受时在想什么。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当时的情形和感受,然后通常就可以指出触发这些情 绪的特定信念。
•在指认出ABC之后,你若是仍然对行动的强烈性或种类感到困扰, 这就表示你没有完全认清关于这个情况的所有想法。如果每一次你都可以找出解释你的感受和行为的合理想法,那么你的这项练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