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精英到孤家寡人,一位金融男的晚年独白——《无缘社会》系列之三

这个社会,既喧嚣复杂,又落寞孤寂。前面我跟大家分享了几期“无缘社会”的凄惨故事。那些孤独离世的人们,仿佛被世界遗忘,悄无声息地消逝。

然而,面对这一日益普遍的现象,日本社会上终于有人伸出了援手。一些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它们的使命是帮助那些孤独的逝者,为他们办理身后事,让他们的离世不再无声无息。

这些孤独的灵魂大多是离异或丧偶之人,一生奔波忙碌,到头来却孑然一身。他们不愿给亲属添麻烦,于是早早地与非营利机构签订了合约,委托这类机构在他们生命的尽头,为他们送行。

这些非营利组织不仅代替亲属们与行政机构、医院、护理院和福利院打交道,还会定期向亲属们汇报委托人的状况。

对于那些接受生活救济的家庭,该组织会收取二十四万日元(接近人民币一万二)的预定金;而对于其他家庭,则收取一百七十五万日元(大约人民币八万六)。

这些钱主要用于支付委托者的丧礼和生前的一些小服务项目。而这些资金由专业的律师负责管理,若委托者离世后,预付金仍有剩余,则由法定继承人继承。

当然,也有一些人一分钱的预付金也拿不出来。这一类人经行政当局委托,非营利组织会也为他们担保。他们去世后,拖欠的房租和丧礼费用,通常由外界的捐款和非营利机构的基金会来承担。

近年来,随着独居家庭和离婚丧偶群体的不断增加,加入这些非盈利组织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那些生活拮据的人,一些生活宽裕的人也出于各种原因加入其中,比如退休的教师、大型汽车公司的员工、公务员等。

今天,我想为大家讲述一个代表人物——高野君的故事。他曾在日本一家大银行里工作了一辈子,为何到退休之后,竟成了孤家寡人呢?

01

高野君为银行事业忙碌一生

高野君今年63岁,刚退休不久。他现在住在一个附带医疗护理的老人之家,这里提供一天三餐的伙食,经济上还是很有保障的。因为害怕一个人死去,退休后他便迫不及待地与非营利组织签订了合同。

这栋房子里住着四十多个人,年龄从六十多岁到九十多岁不等,高野君目前是这里最年轻的老年人。

他住在其中的一间单人房里,房间大约有十张榻榻米大小,收拾得干净整洁。桌上摆放着他父母的照片和同事们赠送的各种祝福卡。

他年轻时在在一家单位里工作了整整四十二年,直到前不久退休。他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可为何他会形单影只呢?

高野君出生在北海道的小樽。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了一家大型城市银行工作。那时的他,每天身着西装,打着领带,脸上洋溢着朝气与活力。他在这家银行里顺风顺水,备受领导赏识。

公司曾出版过一本名为《三菱百年》的书,是为了纪念银行和财阀集团创立百年而编撰的。他的照片也被刊登在其中,这让他深感荣幸。

这本书被他小心翼翼地珍藏在衣柜里,装书的封套上磨出了岁月的痕迹。他甚至希望将来火葬时,这本书能陪他一起离去。

25岁那年,经叔叔介绍,他与老家附近的一位女孩相亲后结婚。之后,高野君前往东京总部打拼,与妻子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33岁时,他在东京小平市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别墅,离他现在住的地方步行仅需20分钟。然而,这套房子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卖掉了。

由于他能力出众,公司安排他在东京都内规模最大的支行工作,负责销售。他的工作是四处联络潜在的大客户,陪着大佬们吃饭喝酒,为银行争取贷款业务。当时经济繁荣,只要他们有担保的房地产,银行基本都会批准贷款。

那时候,他整天与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打交道,感觉自己身价倍增,仿佛成了地方上的风云人物,整个人如同置身云端,享受着那种令人陶醉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实在太美好了,以至于他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工作上,完全无暇顾及家庭生活。

上班地点离家要一个多小时,他常常凌晨两三点才回家,清晨天还没亮又匆匆出门,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过两三个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他与家人的交集近乎于无,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事务,全由妻子一人默默承担。大概在他儿子刚踏入小学、女儿刚走进幼儿园的时候,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老家亲戚家。

高野君以为妻子只是在赌气,过几天自然会回来,因此完全没有当回事,也没有做出任何挽留的举动。失去了家庭的牵绊后,让人讽刺的是,他在工作上愈发拼命,业绩也一路飙升。

然而,他与家庭的关系却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越飘越远。分居之后,亲戚们也逐渐与他疏远。当初叔叔是他们的媒人,因为这层关系,他也不好意思再回老家。

四十多岁时,由于长期过度劳累,高野君的身体开始亮起红灯。他时常感到精神难以集中,甚至出现了抑郁的迹象。终于有一天,他突然病倒,被紧急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因过度疲劳引发的轻度抑郁症。

在医院住了三个多月后,他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过,公司把他从压力巨大的销售部门调到了相对清闲的收款部门。这一干就是将近十年。

五十多岁时,高野君又被调到大阪负责销售工作。在大阪期间,他与妻子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

此后,他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不仅抑郁症愈发严重,还患上了糖尿病。面对他的健康问题,公司也无计可施,只能将他调回子公司,在那里他走完了剩下的白领生涯。

02

城市精英白领退休后变成孤家寡人

退休后的生活,对高野君而言,别有一番“滋味”。他在银行里拼尽全力干了一辈子,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经济上相对宽裕,衣食无忧。然而,背后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

曾经亲密无间的同事们渐渐与他失去了联系,家人和亲戚们也与他断绝了往来,如今陪伴他的,只有孤独。

偶尔打破这份寂静的,不是推销电话就是诈骗短信,这些让他不胜其烦。偶尔,他会坐上火车,去附近的寺庙里透透气,寻找片刻的宁静。

他一生都在追逐名利,到头来,才发现最珍贵的东西,竟然是儿子小学毕业时送给他的一个钥匙扣。

钥匙扣上有一张照片,是他年轻时和两个孩子坐在长椅上的合影,照片上的笑容温暖而真切。而钥匙扣上的名字已被岁月磨损得模糊不清,只剩下淡淡的痕迹。

唯有看到那串钥匙时,高野君才会露出发自心底的微笑,那一刻,他仿佛能穿越时光,回到那段被他忽略的温暖时光。他无比怀念那些曾经拥有却又失去的东西,可那些东西,却再也回不来了。

这些年,他从未中断过给孩子的抚养费,每月都会亲自交给妻子。起初,孩子们还会露面,和他聊聊学校的事,他也会带他们去海边玩耍。然而,随着他身体垮掉之后,儿女们几乎与他断绝了来往。

如今,儿子已三十多岁,女儿也二十多岁,都已各自成家。这次他去给前妻送抚养费时,顺便想去儿子工作的地方看看他过得怎么样。

他坐了几个小时的车,赶到儿子面前,却只换来一句话:“不要再给我添麻烦了,以后不要出现在我工作的地方。”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如同刺骨的寒风,吹进了高野君的心里。那些过去的日子,终究是回不来了。这一生,他为了工作而拼命,却失去了家庭的谅解,之后与他们渐行渐远,如今才落得晚景凄凉。

他的内心一片灰暗,还有一桩心事未了——去父母的墓前祭拜。

父母过世快十年了,骨灰安放在寺庙的半山腰。曾经在母亲的葬礼上,为了谁来当管理者,他还与住持争论过一番。所以这些年,虽然思念父母,但他一直没去拜访。

在进入老人之家之前,即使是自己住院的那段日子,他也没想过死亡这件事。过去几十年的职场生涯,身边都是同事,他从未感到过孤独。

然而,从银行退休后,他才发现自己开始依恋故土,害怕将来离去后没有一个安身之地。如今,这件事成了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近乡情更怯,好在住持并没有为难他。他终于得以在父母墓前低语,眼里含着泪花。

他曾经憧憬着自己年老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然而如今,他却只能孤独一人,眼泪一滴滴落下。橙色的夕照透过骨灰堂的窗户,洒落在高野君的背上,这一幕显得格外凄凉。

曾经,许多人和高野君一样,在公司担任要职,风光无限。可一旦离开了职场,他们就像被抛弃的孩子,被迫承受着与世隔绝的孤独。

03

写在最后

高野君的故事播出后,那些曾经熟悉的身影——同事、亲戚、朋友,纷纷从生活的各个角落伸出了援手。他们用一封封饱含温情的信件,为他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前妻的亲戚们也开始向他敞开了心扉,接纳了这个曾经迷失在工作中的男人。最让他感动的是,故乡的亲戚们终于松开了那扇紧闭的门,允许他死后的遗体葬入祖坟。

那一刻,他心中那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地,久违的安宁在他心底蔓延开来。

我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高野君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工作而完全抛弃家庭,对孩子们不管不问。在孩子们最需要父爱的时候缺席,之后再怎么弥补,都只是徒劳。

他会好好疼爱一家人,牢牢系住那根家庭的纽带。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晚年收获真正的幸福,那种温暖而持久的幸福,而不是如今这满心的遗憾与凄凉。

他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事业和名利固然重要,但家庭的温暖与陪伴,才是生命中真正的宝藏。真正的幸福并不遥远,它就藏在那些平凡而琐碎的日常里。如果我们一直视而不见,终有一天会像高野君一样,追悔莫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