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比起李雪莲的“偏执”,我更愿做一个“滑头”

本来不打算看这部电影的,但看到冯小刚手撕王思聪后,作为吃瓜群众的我还是决定进影院去看看,因为最近毕竟也没什么其他可值得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李雪莲告状十年的故事。

李雪莲为啥告状?原因是她为了多得到一套房子与前夫假离婚,但前夫被背叛了她,不承认离婚是假,前夫还说了句“跟我结婚前你不是处女,我看你怎么像潘金莲呢”。

于是,就为了这一句“我不是潘金莲”,她放弃了本该有的快乐,放弃了性生活,放弃了打理自己的生意,专注告状十余年。且这部电影与冯小刚另一部电影《秋菊打官司》还有所不同,秋菊那是真心有冤也就罢了,而李雪莲的冤看来也不是真冤。

就为了证明一句话,就为了这个追求,就值得奉上自己的一辈子吗?从现实中的角度看,她的这个追求害死了她,做人显然太过于偏执,实在是太不值当,她如果能早一点抽身而退,或许过得会更好一点不是吗。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像李雪莲这样“偏执”的人多吗?以我的观察,这样的人并不算少。

记忆最深的是我高中的一个班主任,典型李雪莲附身,一辈子跟钱过不去,或者准确地说,是跟那些在他看来通过不那么有道德感的手段挣钱的人,他通通都看不过去,经常在课堂上大喷一顿,然后表达出他“并不羡慕”的态度。

比如他常在私下里说,看不惯某教导主任,跟副校长拉关系,在校园开私人食堂,赚学生们的钱,最后总要补一句:“他这人啊,用从学生那赚来的钱开宝马,咱不羡慕他”。

生活中这类人很典型,他们总是坚持某个比较自我的观点转不过弯来,常年累月下来,甚至变成了某种“臆想”,把自己搞得不开心到还好,还往往跟身边的人传递负能量,搞得大家都不爽。

为追求某个结果某个观点而执拗地付出精力和时间的人,实在是不够理性,炒股还要设置一个止损线呢,而他们不懂得及时止损,我觉得很不值。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做一个“滑头”比较好,只要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在对待大多数事情上(除了个别涉及到自己底线的事情),人不能太认真,太过认真地人,往往会让自己的思维陷入死胡同而不自知,也往往会因为这一件事而影响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判断,生活的节奏被完全打乱。

滑头的好处在于可以跳出这件事情本身,换个角度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往往转换角度后,你再回首自己原来的观点,可能觉得也就那回事儿。而如果你选择执拗于长久地证明某件事、某个观点,也许最终会胜利。

但在我看来,就算你最终胜利,你花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也是永久性的伤害,你不觉得有点残酷?

别倔,为了自己,做个滑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了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不由得想到了电影《秋菊打官司》,虽然小说和电影不能比较,但是,因为故事题材都是打...
    鹿君阅读 7,546评论 0 4
  • 会去看《我不是潘金莲》,完全因为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一段冯小刚的独白,所有人都认为,冯小刚完全可以找比范冰冰演技...
    好萱萱阅读 2,593评论 0 0
  • 以她们的性格,不会清高到拒绝婚姻 虽单身了很久,但终究还是嫁了。当初的誓言,后来的责任,最后的习惯。现在的人总是会...
    第二俏妃800创业低成本阅读 4,028评论 0 0
  • 本来还在想,我写这篇东西于人何益?可有精辟哲理发人深省,亦或是有生活良策令人实用?既无用于世人,那我在这里堆砌文字...
    我才是横笛吹雨阅读 929评论 1 1
  • 越没得睡就越不想睡了。感觉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毛病。 但真的困得整理不清楚思路了哈哈哈哈。 大概就是觉得,爱情&婚姻也...
    _S_X_S_阅读 1,7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