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曾经告诉我一个故事:
那时父亲是工地的守门人,当然还包括记账啦,下货啦,工人管理啦,父亲的事很多,但不是领导。有一次,公司觉得工地上的车到处乱停,弄得很不方便,老板娘叫嚣着让工人们把车挪一边儿去,工人们哪里依她,跟她吵了起来,把她骂哭了。老板知道了就给下面的领导发话:“你们今天得把这事儿摆平了!”于是命令一层一层往下推,这事就落到守门人父亲身上。这可难到了父亲,因为上层领导说要是今天工人们还不挪车,那得自己去抬走一辆一辆的车,这不得累死!父亲想了很久,突然想起了《还珠格格》中的一个桥段:皇帝微服私访,官兵就要去抓小燕子了,于是他写了一个“退”字,退走了官兵。父亲也模仿起来,写了一个“让”字放在那块地方,不到一小时,工人们陆陆续续都把车挪开了。
父亲不费一滴口水,就把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难事处理的利利索索。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遇到困难发牢骚是没有用的,逃避也是没有用的,得自己去想办法,总会解决掉的。
心理学家陈美锦说:“要是害怕摔跤,哪个孩子能学会走路呢?”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路会摔跤,吃饭会噎着,喝水会呛着。难道我们就不吃饭、不喝水、不走路了吗?不。我们是健全的人,没有人因为摔了一跤放弃走路,没有人因为吃饭噎着放弃吃饭,也没有人因为喝水呛着了就放弃喝水。
但是,我们常常放弃去做一件事。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在这上面摔过跟头吗?还是害怕摔跟头呢?恐怕后者更多吧。
遇到一道难题,直接跳开做简单的;一篇要背诵的课文太长啦,转而去背诵一首小诗;要写一篇论文,这从来没写过呀,不知道怎么写,于是搁着……
这些事情会因为跳过,留着而消失吗?一般不会。它站在那里,蹲在那里,它始终在那里,它不会离你而去,除非你去解决它。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徐特立也说:“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
重要的是,你得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