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读书氛围,做有智慧的父母。
4月21日晚上6:30,福格斯首次读书会在丁字桥的创客星举办。
通过书中内容的火花碰撞,家庭与育儿的交流,如何将书中的内容进行落地,或者相互借鉴心得?
开始由三位成员朗读,其余成员聆听。或思考或做笔记。随后紧接着,来了一场交流大会,迸发出一场头脑风暴。
分享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交流,让其余的参与者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将书中的精华或者自己的理解提炼出来,相互交流让彼此的心更加的靠近,让书中的内容更加的立体化。
分享者感悟:
之前有看过这本书,也和朋友一起讨论过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经典了,今天又重新回顾了一遍,发现收获也是依旧很多。
这本书的内容是可以运用在自己生活,家庭,工作,受用面非常的广,与孩子,与爱人,与家庭成员,与工作的伙伴们,与上级领导,都是非常有用的。
因为它让我们能够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诉求,表达自己的感受,论述客观的事实。
在1~3章里面,我们着重分析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的使用暴力。因为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一片宁静的海,可是当这片海受到外部的冲击时,就会狂风暴雨,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我们自然不自觉的想让这个风波平静下来,以暴制暴速度快,何乐而不为?但事实上,用暴力去解决暴力,或许能获得暂时的平静,但也有可能让这个狂风暴雨更加升级。
可能从语言上的暴力不自觉就上升到了肢体上的暴力。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暴力无处不在,只是它是精神上的攻击居多,用语言来指责,评判,抱怨,掩盖了我们真实的诉求意图。
书中有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在很亮的路灯下找一把钥匙。事实上,钥匙是丢在草丛里,在一个很暗的地方。这和我们古代的刻舟求剑有着相似的道理。我们如果不能在对的地方去做对的事情,那么哪怕你在非常好的地方,也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同时我们借用他人来逃避自己的责任,用“不得不”这个语气词,来表达我是无辜的,我是没有责任的。事实上,在“不得不”的背后是我们内心也想这么做的需求,只是我们把责任转移了。
书中有一位妈妈,她为家人做晚餐是一件让她痛苦的事情,所以每次都用我不得不做的负面情绪来抱怨。在和作者沟通的时候,作者与她说,能否去和家人商量不去做这件讨厌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她的大儿子来和作者沟通的时候,大儿子的内心是高兴的,因为他更愿意妈妈过得开心,而不是在餐桌上来抱怨她的情绪。
当我们用“我”来开头表述一个客观的事实,不带任何的评价,对方的防卫心自然就会降低,甚至愿意倾听你的感受。如果我们用“你”来开头,哪怕不带有指责或是评判的意味,在对方的心里本能就会开启一道墙壁,甚至是过滤你想要表达的诉求和信息。
在描述事实上,确实会出现一点困难,但是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信念,所有的开始都是成功的第1步。哪怕是烂开始,那也是开始。在开始之后持续改进去运用在生活当中,将这种显意识变成自己的潜意识。那么沟通起来自然就会将沟通四要素运用得炉火纯青。
好啦,我今天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