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妈南通正面管教

你敢自我觉察吗?

来自我加入的阅读俱乐部 2016-10-22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觉察”。总有人会告诉我要学会自我觉察,但是很少有人告诉我觉察什么?

一、自我觉察到底是什么?

觉察:字典里的解释是指察觉,发觉,看出来。按此推导,“自我觉察”应该是指自己察觉自己、发觉自己、看出来自己。

      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自我觉察就是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

      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佛陀,或者叫做菩提,意思就是“觉醒的人”,那什么叫做“觉醒”呢?就是“觉”这个东西醒了。“觉”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有意识清楚地知道自己当前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心中的念头及其缘起。

      那么,察觉自己什么?发觉自己什么?看出来自己什么?

二、自我觉察的内容是哪些?

近几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琢磨现象背后的原理----“为什么是这样的?”,越来越喜欢思考持续改进的方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今天就自我觉察的内容和方法与大家探讨,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1、觉察“情绪和事件”的关系

      场景:太太特别喜欢某个国产品牌的服装,所以每到这家服装店,她试衣服的时间就会很长,以前我都能安静的等待,偶尔还给出自己的建议。

      但是,今年的一个周三下午,我陪太太去逛街,到了三点后,我莫名奇妙地感觉有点生气。接着太太试穿了一个套装,她自己并不是非常满意,自己还说“象一套睡衣”,我也表示不太好看。但是等我从洗手间出来,发现太太去付款了,并且将那两件她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服装都买了。我的气好像更足了,说了几句催促的话“都几点了?还接不接孩子了?”,太太也莫名其妙说“怎么了?”……我们闷闷不乐地上车去接孩子了。

      反思:事后,我自己反思那天我为什么会有些生气?

     是不是因为太太多花钱?这个应该不是,太太并不是一个为了追求奢侈而浪费的人。

     是不是因为在商场呆得时间太久了?这个应该也不是,那天的时间应该是比较短的。

     ……

     想了一会后,我意识到是我自己的问题:因为平时在家时间较少,所以每一次只要在家我都要力争去接送孩子上下学,并且我特别在乎“准时”,绝不允许自己迟到。所以,那天我的担心是,孩子3点半放学,我们去接她会不会晚。因为自己以前没有从那个商场去学校接过,所以从三点后就有点担心迟到;而太太经常接孩子,她很清楚从那个商场到学校要多长时间,她并不担心赶不上。

      总结:其实我经常在课堂告诉管理者“对员工的担心要事先说,不要等事情出错了才嘲讽般的批评”,看来我自己也得注意“这个道理也可以用于家人”。

       建议:经常做一个练习,有利于你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当你情绪波动较大时,事后可以将“事件--情绪--根因”写下来,将自己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既让自己意识到它。

      坚持练习,我们即可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2、觉察“结论和前提”的关系

场景:我课堂上经常举一个例子,问学员“方便面是什么食品?”多数学员脱口而出“垃圾食品!”然后我又问“如果三天不给你吃饭,三天之后给你一碗方便面呢?”大多数人会开心一笑“那不仅是美味,还是救命食品呢!”……

      反思:其实除了“事实、自然规律和个人喜好”等,几乎所有的结论都会有假设前提。比如“王石和姚振华”之争、王宝强离婚事件等热门话题,总是有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谩骂某一方当事人,个别人甚至认为“自己认为的就是真理”,这不是成熟的表现。

总结: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有假设前提,不要争论结论,平等、大胆地探讨前提。

       建议:当你与他人意见不同时,分别写下彼此的结论和前提,甚至是前提的前提。

      坚持练习,我们让“彼此的差异”生发智慧而不是冲突。

      3、觉察“行为和动机”的关系

      场景:深圳某生产制造企业几年前推广5S管理,领导认为首先要从改善环境开始,于是公司制订了一系列规定:“随地吐痰罚款、乱扔垃圾罚款、见到垃圾不捡批评”等等。推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白天厂区内乱扔垃圾的现象确实减少了,但是早晨会发现垃圾特别多。相关部分经过仔细调查,发现部分白天被批评或罚过款的员工,在上晚班时会故意乱扔垃圾……

      反思:这种有意而为的“违规、违法”行为社会上常见。如果是自己,一定要反思自己的动机:是因为想报复?是因为违法而不被抓的兴奋?……

总结:美好的动机产生的不良行为也许是可以原谅的,不良动机即使产生了良好的结果也应该是被阻止的。

       建议:当你做了自己本不该做的事时,写下自己的动机。

       坚持练习,才可能让你知行合一。

        4、觉察“问题与机会”的关系

       场景:这几天北方的雾霾又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了,朋友圈人们运用各种关于“雾霾”的段子表达着自己的不满。环境是我们在经济发展之后面临的严重问题,各级组织和个人甚至充满恐惧,怨声载道。但也有人看到了机会,比如“防雾霾纱窗、空气净化器、口罩”,甚至有人尝试将“雾霾”制作成“钻石”……

      反思:危机危机,“危”中一定有“机”。成功之人多是看到了问题,想到了方法并且解决了问题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很多时候,孩子长大后出现的问题,多半来自童年,某一件事,某一句话,某一个人,在孩子心中留下很深的...
    依姐妈咪阅读 436评论 0 0
  • 【PD践行—早上的战场】我想大多数孩子应该都是起床困难户,依姐也不例外,今天是她第一次没有爸爸妈妈的陪同,跟老师同...
    依姐妈咪阅读 399评论 0 0
  • 1-10岁孩子的最好管教方法,非常详细,强烈推荐收藏! 其实我一直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可以一概而...
    依姐妈咪阅读 564评论 0 0
  • 习惯的力量——孩子教育与大人成长一样适用 最近看完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很受启发,结合正面管教,分享一下习惯的回...
    依姐妈咪阅读 495评论 0 0
  • 【PD践行—晚上不睡觉的“熊孩子”】我们做了亲子阅读、手指游戏,说好安静的碎觉的,结果… 依姐:一会挠挠我的耳朵、...
    依姐妈咪阅读 4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