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分专业和非专业之分,但无论怎样,构图都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有构图意识是区分专业和非专业的前提,也是区分摄影水平高低的最终极标准。
不跟传统的摄影帖子一样,大讲特讲构图方法。方法流的东西到网上一搜一堆,没啥意思,今天我将从自己拍摄的经验出发谈谈构图。
不专业的人,拿起手机就知道咔嚓咔嚓拍一通,眼前的美景和拍下来的是否是一种状态?不去思考。眼前看的、身心感受的和用手机拍下来的完全是两回事。为什么呢?1.人眼成像的特点是扇形的、三维的,而手机拍摄的成像特点是矩形的、二维的;2.人眼能够看到很丰富的色彩、感光度较高,而手机的色彩还原度低;3.对一种场景的把握,人是全身心投入的,这种意境场是立体综合的。而手机还原则很有限,这决定了它无法彻底将某种美感表达出来。
当你决定通过手机摄影来表达心中那种对美的冲动时,你就首先得弄清楚二者的区别。然后,你在拍摄之前内心中一定要知道自己究竟要表达什么,而不是拿起手机对着景物随便一拍。当你知道自己要拍什么时,你就不自然地有了构图意识,这时你就正由非专业向专业过渡了。
刚开始,你的构图水平会很臭,你精心酝酿的一幅图,你以为它构图很漂亮,而且还能说上一通,孰不知你连何谓构图美都不知道。你必须要看过很多图,并仔细分析别人的拍摄创意,然后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好的构图。刚开始拍,总认为一次就够了,但只要多动几次,你会发现,在很多张中其实只有一张是最好的,这个角度你就得细细反思,为什么是这个角度。以后再拍的时候,就有经验了。所以,入门最基本的途径是按照那些成套的经验按部就班地实践,而不是胡乱瞎拍。
当你吃透了几种最基本的构图技巧时,你才刚刚入门。不要以为这几种构图技巧太简单了,太简单的构图往往太难学,尤其是运用的灵活巧妙。同样是对角线构图,就有很多讲究,二者是结构上的分割、力量上的分割还是色彩上的分割,都不一样。所以,还得反反复复地多实践,真正理解每种构图技巧的精髓和原理,而不是只理解了形式而不得要领。
当你确实是吃透了各种构图技巧,拍摄不会出现构图硬伤后,就要考虑忘记技巧,顺乎于心地拍摄了。你得深刻理解内在想要表达的东西,然后用有限的表达技术把它们表达出来。如果前期不够的话后期修图时也要为拍摄初衷服务。总之,最大程度地把脑子中的那种感觉找出来。另外,摄影是一个思想活,如果思想不够深刻、欠缺深厚的人文素养、审美品味庸俗,那么技术纵然很炫,拍出的东西依然没内涵、不耐看。
因此,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首先一定得是一个杂家,能将天地之间的一切美好事物统揽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