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7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专题36:《脚踏实地 放飞想象——我能“力求不空想”》,培养学生想象现实性的积极心理品质。

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都产生于问题的情境,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想象的形象受现实的制约,并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儿童入学以后,想象的现实性逐渐提高,主要有以下表现:想象所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想象形象的特征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由神话虚构逐渐转向对现实生活的幻想。本次活动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的特点,旨在引导学生对想象中的事物加以审视,以防他们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

一 、团体热身阶段:佳境天成。

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御笔峰、天女散花等景点),想象这些景物像什么?又让听贝多芬的《月光曲》,想象说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教师小结:现实生活是我们想象的源泉。

二、团体转换阶段:月亮的传说。

听录音故事:《月亮的传说》,古人这样的想象它反应了什么?教师总结:现实里不能满足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弥补。

三、团体工作阶段:我的想象不离谱。

1.播放电影《后天》自救片段,让学生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如何进行自救?2.危机情景有对策。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想象作为地球中的一员,能不能根据现实,想象出合理的应对措施?3.想象绘画常练习。想象绘画常练习,想象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的?

四、团体结束阶段:放飞想象未来。

讲述牛顿的故事,出示图片让学生想象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教师小结:想象离不开现实,但同时又要尽可能大胆创新,让我们依托现实,大胆去想象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能“力求不空想” 活动理念: 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
    飞倩阅读 216评论 0 0
  • 中小学心育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对心育活动课性质功能的困惑。学校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注意到德育和心育各有其内在...
    韩静_340c阅读 116评论 0 0
  • 我要的、 有个人和我一起吃饭、 只要开开心心的、 路边摊一样可以吃的很满足。 我要的、 手牵手、快快乐乐的一起去压...
    起库阅读 294评论 0 0
  • 我怔怔的看着眼前的姑娘。 明亮的阳光从图书馆的窗外穿了进来,照耀在她晶莹的脸蛋上,使她美丽的大眼睛微微地眯着。 她...
    西征客阅读 772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