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如果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那么这个老师在管理班级工作时就会轻松很多,因为她有家长这个坚实的后盾在支持着、拥护着。但是假如没有建立一种正确的关系,工作就会难做很多。
有人把教师最怕三种类型的家长归纳为:
1.「直升机型」老是在孩子上空盘旋,过度保护,不给孩子失败的空间,妨碍他们自立,也妨碍他们成长。
2.「恶魔型」蛮不讲理,处处找老师的麻烦,是教师最可怕的“恶梦”。
3.「干洗型」把他们难以管教的子弟丢给学校,希望教师一天就把他们管好,好像脏衣服送进干洗店一样。
家长同样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对待家长同样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为了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的顺心,我们怎样正确的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呢?
一、真诚平等是首要和前提。
真诚是建立老师和家长之间关系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通力配合,这是老师和家长必须要达成的共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必须紧紧围绕“配合”“合力”这一核心来进行,家长和老师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最终才能形成合力。老师与家长之间关系的出发点是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相互推卸责任。
平等是建立关系的桥梁和平台。我们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对“多事儿”的家长,教师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耐心来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来接受孩子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改变家长的埋怨。
二、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1、作为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这在情理之中。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而孩子在学校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这时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正确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
2、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积极配合。
三、主动处理矛盾
与家长接触的时候,一旦有了什么、小摩擦、小矛盾,有了什么没有说通的地方,老师就应该迅速地走出第一步,先去想自己身上的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家长想一想,即使家长当时不能理解,回过头来还是能够理解老师的;而且时间不能隔得太久,时间拉得越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就会越多。
四、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当我们成为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孩子们就会帮我们回家“宣传”,家长就会认可我们。
五、与家长的交流的艺术。
1、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
遇到孩子犯错时,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向家长陈述孩子的状况时要事实求是、不夸大、不抱怨。先表明孩子犯错很正常,再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对家长提具体的配合要求。学生犯错很正常,和家长沟通要诚恳真挚,实事求是把问题反映给家长,报忧也报喜。
2、不在微信群里交流。
微信群不是一个私人圈,是一个公众平台。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和家长交流,切不可在群里发信息质疑,或者通报孩子不好的方面,或者指责家长。这个群里的信息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些信息有可能会带来一波情绪倾向,或者传递一些负能量,这样做家长也会非常反感,甚至会激发矛盾,引起纠风。
3、不用微信沟通。
最好能和家长当面谈,即便是不方便当面谈,也最好用电话直接沟通,切忌不可用微信沟通。微信上用文字表述有很大局限性,对传情达意,表明态度,协商探讨等都有局限。一是可能把话谈不透,讲不明;二是极有可能造成相互的误解。
4、不随便把家长叫到学校。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最好不要动不动就通知家长到学校来。切不可孩子犯一点小错,就不假思索的通知家长来学校,或者,孩子犯点错就把孩子打发回家让家长教育几天,这样做是在破坏家校教育的合力。叫家长到校次数多了,家长都有了心理反感和排斥,并不利于家校教育合力的形成。
六、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自己必须依法执教,依法从教。
其次,遇到胡搅蛮缠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把握三点原则:能谈就好好谈;不能谈,就不要过多纠缠;如果家长没事找事,胡搅蛮缠,甚至还有过激举动,及时想办法抽身报告。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延伸,作为教师,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学生,同时真诚平等地对待家长。既要从家长的角色出发,又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