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文有话说
转载请后台联系获取授权
欢迎添加小文个人微信:Bin07258
前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身边父母对孩子说:孩子,我们做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坚持到底做好,知道吗?
只见孩子懵懂的点点头,继续玩着手里的玩具,慢慢长大,按照父母所说的方式去做事。
可它们却不知道坚持的含义,以及为什么坚持?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要如何坚持,而对于放弃,我们却知之甚少,甚至认为,放弃就是失败者。
我也曾这么认为,直到我看到《放弃的艺术》一书,这个观点才得以扭转。
本书作者是心理学家,他们认为:人们对坚持的偏执程度,造成我们在生活中大量挫折,以及人生规划的走偏。
让我对于放弃,以及为什么大部分人愿意坚持,而不愿意放弃呢?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先来说说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坚持呢?
回想一下,从小到大,我们从家庭到学校的教育,父母和老师都是怎么教导我们的?
在家里父母会教育我们说:“做任何事情,选择了就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在学校老师会教育我们说:“凡事唯有坚持到底,方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要坚持,如果一个孩子,做事不能坚持。
就不能被社会主流文化所接受,就会被贴上没有毅力,三分钟热度等标签。
家庭和学校教育是让我们逐渐喜欢上坚持的先导性原因。
除了这个之外,书中列举了人们喜欢坚持的7个心理学的原因,我选出其中我觉得最有说服性的5个跟你分享。
1.近在咫尺的胜利
书中作者做了一个开车水平的调查,调查结果是:有70%认为他们开车的水平排在前50%。
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肯定是那多出来的20%的人高估了自己的水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自己身上也是有出现,我平常自己喜欢下厨做菜,两菜一汤我预计1小时就能做到,但是实际花费时间是1小时10分钟。
在学习或工作中人们普遍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如果不能继续精准记录,很容易把事情的结果想的比较乐观。
这个现象会让我们进行误判,坚持也是如此,以减肥为例,180斤的大汉一开口就定一年减40斤。
第一个星期坚持锻炼,营养餐,称体重瘦了2斤,心里满是欢喜。
按照这样的速度来计算,不需要一年,20周就能减到40斤了,第二周勉强坚持,瘦了2斤。
但实际情况是在第三周的时候,在朋友聚会活动的怂恿下。
你安慰自己已经减了4斤,偶尔吃一顿,应该没事,结果一去不复返,所以努力打回原形。
关于减肥,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2.可得性启发
刚成立项目组才1个月的小李,上个月自己项目组没能完成所定的目标。
他对于下个月团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目标心里没底,想在参加完本次月度会议后,向老板提出降低目标方案。
而老板在会议上说:“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才成立3个月小张组,他们上个月完成所定的4个项目合同目标。
为公司创造了非常大的价值,非常值得鼓励,所以啊,刚成立的其他组不要灰心,要相信,有人能做到,你们也可以做到。”
听完老板和小张的分享后,小李把原本想降低目标的方案,咽在了肚子里,调整状态去冲这个月的目标。
这个故事说明,听说别人成功过,你也很容易别成功的故事所影响,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可得性启发,让我们对所坚持更加坚信。
3.间断强化
书中说到一个老鼠的实验,把三只老鼠放进不同的箱子里,每箱子里有个按钮,第一个箱子里的按钮,只要老鼠按里了就会掉下来食物。
而第二个箱子的按钮,按完后有时候会掉食物,有时候不会掉,第三个箱子不管老鼠怎么按都不会掉食物。
你猜哪个老鼠会更频繁按按钮?是第一个,第二个还是第三个呢?
很多人说是第一个老鼠,因为按了就会有食物啊,其实不是的。
第一个老鼠非常淡定,因为知道按下就会有食物,所以它有需要才会按。
而第三只老鼠压根儿就不玩了,因为怎么按都没有食物,反而是第二只老鼠会更频繁的按按钮。
因为老不确定什么时候会掉食物,这种间断强化的好奇心促使它得不停的按。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们对于不确定的事情更容易坚持,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博弈,即使已经输得很惨了,还是不愿意放弃,因为不确定性大。
都希望以小博大,越到后面间断强化就越明显,期待那个更大幸运降临到自己身上。
4.沉没成本
所谓沉没成本,就是你已经在一件事情上投入很多时间和成本,不能挽回的成本。比如,有一天你花35元买了一张电影票。
结果看到20分钟你发现是个烂片,根本看不下去,旁边的人不是在聊天就是在睡觉。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大部分人会选择看完再走,因为我已经花了钱,而且也看了20分钟,不如看完算了。
人们经常性不舍得放弃已经投入的成本,不愿放弃,从而造成更大成本浪费。
男女朋友之间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不爱对方了,明明已经知道价值观不符合了。
但迟迟不愿意分开,因为已经在一起一年了,或者已经见过家长了,不想放弃,所以继续坚持。
其实这个时候选择分开反而是最好的选择,及时止损。
5.厌恶损失
人们天生就厌恶失去,当人们手中拥有一件东西后,潜意识认为这个东西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哪怕这个东西一年也没用过几次,并且占用我家很大的空间,就是不愿意放弃或丢弃。
我有一位阿姨就是这样,每年买很多新衣服,而且衣柜里还放着10年前的衣服,因为她的衣服实在太多了。
她把她的衣服都放到其他家人衣柜里了,每年还得拿出来洗洗晒晒,但一年到头很少穿。
家人也跟他沟通过很多次,不用就丢掉吧,每年你都会在整理这些衣服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
但是真正需要整理的家里却没有整理好,她还是不听,总有各种理由把它们留下来。
前段时间不是有本书很火,这本书是《断舍离》,提倡极简,学会放弃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还是极少数。
因为厌恶损失是人的天性。
所以,综合以上5种原因,你就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很难放弃?
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知道在放弃背后,有多少心理因素在阻碍你行动。
结语:
如果你不了解放弃先导性原因和心理学原因,你很难做到放弃。
哪怕你知道原因,可能你也很难做到放弃,因为知易行难,并且大环境下,放弃的外部环境会给你带来压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要放弃的,但是我们没有放弃?
放弃是否会给我们来到不适和懊悔,而如何放弃,也是一门艺术。
下期将更大家分享正确放弃的方法论,敬请期待~
因为你点个赞和关注,会让我开心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