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学习了计算机的发明轨迹,从最早的算盘开始,我们开始接触了计算机,但那个时候要去背一些口诀,并且练习才能熟练使用,而且算盘很容易打错,所以后来人们还是需要研制一种能够自动去计算的计算机,所以就诞生了机械计算机,靠手柄转动齿轮去运作,然后诞生了差分计算机,再到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
从计算机由简便到复杂的改进,可以看出发明的轨迹就是为了让一个设备更加完善,能处理更多任务,有更复杂的功能,这是发明的常态,这一点就是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专业知识多么重要,更复杂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深入的专业知识,这是一定要慢慢累积起来的。
最古老的计算机算盘需要人为操作,机械计算机也需要人去操纵转轮带动齿轮,对计算机来说,控制很重要,这个控制从最早先的人,到简单的机械,到复杂的机械,这个渐进过程都是由人设计而成的,计算机的本质之一就是控制。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做越来越复杂的事情,就把设备做得越来越复杂,比如说巴贝齐,他想把脑力计算的工作让机械来做,但是他发明的差分计算器太过复杂,在那个时代机械加工水平太差,难以完成,所以他只g做出来一小部分,后来在后人制作完成之后重4吨。这一点就说明了,我们还是得老老实实呆在边界内做事,因为当什么东西变得太复杂哈,就要换一个思路进行改进,将它重新变得简单,有点类似我们说的化整为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再改进的途中尝试回到原点,重新整理一下思路,说不定就会找到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