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拼得是健康

01

人不是慢慢变老的

而是一瞬间老去的

前些日子,遇到一个老朋友。几年不见,他已经老态尽显,40多岁的的人,脸色变黑了很多,两鬓也增添了许多白发,连手都有一些不自觉地颤抖,于是我们都感叹起了岁月不饶人。

人不是慢慢老去的,而是一瞬间老去的。

是的,一晃人就到了中年,一瞬间,人就会老去。

许多人,刚到中年,就感觉自己“老了”。一些身体机能,开始下降了,有些人甚至疾病找上了门来。

人到了中年,许多人就感觉到了生命的后半场。甚至有一些人,因为某种不可愈的疾患,生命已经开始了,倒计时。

2018年,”功夫皇帝“李连杰的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网友们纷纷感叹年华易逝,曾经荧幕上的英雄少年,如今已垂垂老矣——李连杰已被甲亢折磨了十多年了。

面对媒体,李连杰这样说:“我不是霍元甲、不是黄飞鸿、不是英雄,我和大家一样,就是真实的普通人,也面临着没有办法继续工作的困扰。面对生活的时候,我也有高高低低、坑坑坎坎,这是面对人生的一个过程。”

年轻时是“拼命三郎”,用力过猛,让李连杰脊椎严重受损,还领过“国家三级残废证”。如今走到人生下半场,因为病痛,他不得不被“隐退”。

02

身体不是第一

却是唯一

有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你的身体是“1”,而财富、名声、地位……这些外在的条件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有机会去创造后面数不清的“0”,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曾经在网上发表过一部非常著名的《生命日记》,其中详细叙述了自己身患癌症前的一段生命轨迹:“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等等,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

这就是她三十岁之前的生活,同样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日常写照。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只能躺在病床上,望着不到两岁的儿子以及一脸绝望的丈夫和母亲,自己却无能为力时,才恍然大悟:曾经所有的“拼命”,到最后都成了镜花水月。

读万卷书,需要一双明目和活力的大脑;行万里路,需要有力的双脚和负重的肩臂。

无论做什么事,最离不开的支撑还是健康的身体。

03

不让关心你的人担心

是你最应该担起的责任

最近,有一个说法很流行:人到中年,好好吃饭才是正事。

感触良多,尤其是得知朋友小珍的遭遇。

她这两天请假了,因为要照顾胃出血住院的老公。

还好,只是胃出血,而不是胃癌。

人生上半场,支撑你加班奋斗的,是身体;支撑你照顾家人的,是身体;支撑你不停学习、实现梦想的,还是你的身体。

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们的健康并不只属于自己,它还属于工作、家庭、梦想和很多很多责任。

健康的身体把所有的美好与快乐带到我们身边,却深藏功与名。身体若是倒下,耽误了工作,让家人着急心疼,不得不停下追梦的脚步。

随着重疾的年轻化,我们必须赶快意识到,“让自己健康”是一种关系到很多人的责任。

不让关心你的人担心,也是一种孝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04

上半场拼命,释放生命的精彩

下半场养生,活出人生的意义

把人生比做一场球赛,上半场要找到自己的状态,试探对手的水平,然后中场休息调整战略,在下半场制胜。

人生的上半场,该拼的还是要拼,释放自己的潜力与才华,去寻找生命的最佳状态。拼命,就是要保持充沛的活力、积极的态度和对世界的好奇。

进入人生下半场,该珍惜的还是要珍惜,尤其是健康,回到最佳的状态中休养精力,回到初心。养生,就是认真地享受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

人生没有衰退期,每一段生命都有不同的意义和美丽。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曾经笑言自己“不着急”,他说:“你们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们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如果这样还不行,我就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到80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

乍听之下,以为这是一个玩笑,可是仔细一想,却是极有道理。

同龄人爬层楼梯都大喘气,而你每天还坚持跑步的好习惯;同龄人以失眠、熬夜为常态,而你每天入睡安心、好梦不舍醒。

下半场的开局,在于你要学会用健康的身体去回归生命的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