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讲:“当一个士大夫立志于大道之实现时,却仍然以自己穿的差吃的差为耻,不能再与他谈论大道是什么了。”
立志于大道之实现是人的精神追求,故上篇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既然一个士大夫已经立志追随孔子寻求大道之实现,则应克制谋升官发财锦衣玉食的肉体性原始欲望,如他仍然不能忘世俗之成见,以穿衣和吃饭差为耻,那此人便不是心中真立志于大道也,故孔子讲,也不愿再与他谈论大道精神了。
就如,我们如今的社会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穿的和吃的一直都不满意,或者只在乎自己的着装打扮或者每天去那儿吃饭,你能和他聊的来人生理想之类话题吗?
孔子所推崇的仍是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回也不改其乐也”,这种重精神的愉悦,而淡泊物质的儒家乐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