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别的春节,几乎所有的人都宅在家里,整个城市仿佛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没有了车水马龙的嘈杂,没有了亲朋好友的登门,没有了热闹非凡的欢聚,有的只是万巷皆空的安静。没有了每天烦劳的家务,反倒安逸清净,静悄悄的假期充实过。
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只有点亮自己才能照亮别人,这就需要给自己不停的充电,不断地阅读,汲取新的营养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放假前夕我购买了两本新书:《今天,我们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向好朋友借了一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加上正在看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准备在假期里把这四本书全部读完,现在我已经读完了两本第三本正在读。每天坚持读书,感悟,打卡,写作。虽匆匆,但充实。
写作
如果说读书是和作者对话的话,那么写作便是和自己对话。感悟阅读,感悟自身,感悟生活;记录经历,记录美好,记录幸福。记下自己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次感动,每一滴收获。孙静教授说:“活过 写过 爱过。”,用笔记录生命!说的真好!以笔为履,行走人生路。
假期是写作的最好时机,素材多,时间足,及时写。留心生活,记录多彩人生,保留幸福感动。“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引领
“学习――实践――反思――引领。”一个人可能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没有点亮自己去照亮别人还是远远不行的,我们要引领更多的人去点亮自己,照亮更多的人。假期除了做好自己的学习之外,积极参与项城课题群网络教研活动;时刻关注我们的“项城课题群写作团队”,提醒大家写作、投稿;和张春风老师交流“读书吧”(家长学习群)读书内容的分享;指到班级读书群里的孩子如何在班级群里做好读书分享和读书笔记的书写;面对疫情推迟开学的情况,我还报名参加了N师举办的网师授课活动。
陪伴
老爸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每次一见到我就说带他去住院,要不他睡觉我坐在旁边看着。虽然我告诉他,病了这么多年,即使住院也不可能恢复的像年轻时那样,况且我也没有时间24小时陪他,我还要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下次见了依然是这样。
放假前夕,老爸双脚肿,脸也有些虚胖,呼吸越来越重,有时喘的上气不接下气,不是尿棉裤就是拉的裤子里都是。弟弟也从外赶回来,把老爸送进了医院。晚上弟弟陪护,白天就交给了我和妹妹。
那两天我们的春节朗诵正在筹备中,我就伴着他粗粗的喘气声,听写氧气瓶冒气泡的声音,指导元元和雨珈朗诵,把班级孩子们的读书分享播放给他听,有时老爸还会欣然一笑,扒着电脑和手机改文稿,写主持词,老爸睡着的时候,就拿出书读读写写,记上两笔……忙着给老爸做他喜欢饭菜,可惜,老爹这一病,吃啥都不香,每次就吃那么一点点。
腊月二十九,疫情防护,老爸出了院,结束了每天进高危区(医院)陪护的日子。每天在家里陪他和妈妈说说话,看看电视,安全,温馨,惬意,老爸的身体也越来越好。
面对疫情,多了学习的时间,有了更好的陪伴。2020,不一样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