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又习惯性翻开书本看书,第三章:如何修炼硬本领。我快速浏览下,没有做笔记,看下看下,突然感觉自己吸收很少,虽然前几天都在做笔记,但是发现自己是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不是发自内心去看书,好想问别人:如何做笔记!其实我知道方法呀,上个星期我不是看《如何有效阅读》这本书吗?还有萌微老师、若晨老师不是也介绍很多方法了吗?还有为什么我在纠结如何做笔记呢?我有种感觉:我知道的方法很多,但是我没有去坚持尝试方法!也就是,我定下目标,却没有分解小目标,每天都是比较随意的过日子。
很及时,看到小川叔的写的一段话(有点长,但是我觉得真的很好)
普通人很喜欢模仿,或者喜欢问别人,哎呀,你有啥方法么?你看啥书么?你最近都在干啥?
嗯,其实这些真的没啥用。
大家段位不同,能力不同,你问了也用不上。
这好像职场小白目前要做的是找工作和求生存,而职场老鸟要面对的可能是自我突破和再学习。
那为什么还是有人乐意问方法,并且照猫画虎呢?因为简单,模仿,最不容易动脑子。
川叔的建议是:方法可以学,但要多思考,思考怎么才能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改良她,然后才能好用。
做很多事,甚至你看很多文章,如果总结核心思想几乎差不多。
那为什么最后有那么多不同的表象呢?
所以有时候不是方法有什么错误,或者道理是对的。
只是你【吃进去】但【没消化】
一边用一边思考,会更容易贴合自己的情况
选择和自己的情绪相处,按自己的节奏安排自己的计。
用别人的方法,总结原理,过自己的日子!
所以一味在追求和打听别人的方法学习的下下策,你需要的当你有种新方法时,你可以评估和综合是否适合自己?就好像阅读书籍一样,我也不用再追求整本书看书,我可以先看目录,这本书我到底想学到什么,针对做同一件事,我之前的做法是怎样,书中的方法又是怎样?适合我吗?需要用多久来评估?也不要总是关注别人读多少书,进步有多大,你需要关注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