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噼啪啪……”
到处都能听见震天响的鞭炮声,哪里还睡得着。
“起床咯!新年新气象,一年更比一年强。”妈妈大声地喊着。
“马上起来——”我大声回应。想着一会儿可以拿到压岁钱,我心里乐开了花。日常是没有零花钱的,买任何东西都要向爸爸妈妈打报告,批准后他们才会买。只有过年能够挣到一笔属于自己的压岁钱。妈妈都是留给我们自己保管,想怎么用都可以。那时候喜欢春节,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1 吃汤圆
早上吃汤圆,那是平日里吃不到的好东西。
“汤圆汤圆,团团圆圆。吃了汤圆,今年就顺顺利利地长大。”妈妈在大年初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带上各种祝福。
汤圆端上来了。圆圆的白团子闪着亮光,冒着热气,和着芝麻的清香,馋得我直流口水。这是妈妈一大早起床给我们亲手包的。
忍住馋虫的诱惑,轻轻咬一口汤圆,外面的白皮糯糯的,特别顺滑爽口。里面的芝麻馅和着红糖,又香又甜。
“慢慢吃!幸运等着你们哦!”于是我们就特别慢下来,一边吃一边寻找铜钱,生怕自己不小心。把铜钱吃到肚子里去了。只有一个汤圆里包着一枚铜钱,谁吃到它谁就是最幸运的人!
“咔!”有人吃到铜钱了。不管谁吃到,我们准会围着他又唱又跳,然后狼吞虎咽地吃剩下的汤圆,有时候会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
2 讨红包
“XX,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我们大声地向长辈们说,一边说一边鞠躬作揖。
“给!”长辈们把一角两角的纸币用红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压得平平整整的,大大方方地递给我们。
“拿得多,发得多。”遇上特别和善的长辈,我们会笑嘻嘻地再次讨要红包。长辈不会生气,反而高高兴兴地再第一个红包给我们,讨一个好彩头。
小小的我们特别机灵,知道哪些人能够再次要到压岁钱,才会开口要。对于那些太过于严厉的长辈,礼貌地打了招呼,赶紧逃之夭夭,哪里顾得上压岁钱。
爸爸的压岁钱最不好挣。先要恭恭敬敬地给他拜年。站起来之后,需要背诵古诗。哥哥姐姐大一些,一首古诗一分钱。我年龄小,还没有读小学,只会背诵几首爸爸日常教的最简单的古诗,什么《春晓》《静夜思》《悯农》之类的。不过,我每年拿到的压岁钱是最多的。当时不会算数学,当然不知道哥哥姐姐背十首古诗,才抵得上我一首的钱数。我看着手里的钱,常常会得意地想:我背古诗咋那么厉害呢?
揣在兜里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内心的那种幸福感就要溢出来。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想了很久却不敢要钱买的糖果、饼干、玩具等向我走来。
“要是天天都能挣红包,该多好啊!”
3 爬山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正月初一,爸爸一定会带我们去爬山。
后山很高,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爬,到山顶不会少于一个小时。爸爸带着我们走走停停,有时候要两个小时才能登顶。
“出发咯!爬山咯!”我和哥哥姐姐穿上新衣服,兴致勃勃地跟着爸爸出门,一路上追逐打闹。
到了半山腰,就有些走不动了。歇一歇,我们带的花生啊、瓜子啊、糖果啊等过年小零食从裤兜里掏出来尽情吃。
歇够了,继续往上爬。我感觉走不动了就会耍赖。爸爸便拉着我的手,什么也不说,一直往前走。“爸爸的手好大的劲儿。”我在心里念着,不敢出声。哪怕再累,我也不敢真的停下来。爸爸只有过年这一天特别特别和蔼可亲,我可不想惹他生气。平日里,爸爸对我们的教育很严厉,我们看他就像仰望一位大神,连大气也不敢出。
“哟嗬嗬——”爬上山顶,我们就兴奋地朝着对面大山喊,比一比谁的声音大。玩累了,爸爸就指着远处那些高高矮矮、千姿百态的山,告诉我们:这一座是马鞍上,因为它的样子像一个马鞍。仔细瞧一瞧,真的很像马鞍哦!那一个是笔架山,不用说,当然是一个笔架形状的山。还有一个珞珈山,还有天台山,还有……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四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父亲离开整整二十年了。妈妈身体健康,正月初一总会包甜甜的汤圆,只是不会再包铜钱。她觉得我们活得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都很幸运。现在,春节轮到我们给长辈们发红包。当年爬的那些山道多年没有走,灌木封住,早已经看不到路,无法再登上山顶。
童年的汤圆、红包和那些高高矮矮的山,常常出现在我梦里。